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风景油画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及其语言多样化
作者: 雷雯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样性   现实主义   精神内涵   风景油画  
描述: 风景油画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风景油画创作逐渐倾向于现实主义。风景油画作为舶来品于19世纪后期由西方引进中国。笔者回顾了现实主义风景油画的发展历史,论述了风景油画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以及当下风景油画创作语言的多样化,为我国现实主义风景油画的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浅析当代水彩画的精神内涵和语言特点
作者: 王腾飞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彩画艺术   精神内涵   探索   语言特点  
描述: 水彩画和油画一样,属于西洋文化的舶来品,19世纪末20世纪初,水彩画开始在上海传播。迄今为止,水彩画在中国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国水彩画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一批批优秀水彩画家的辛勤钻研和精心探索,并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国水彩画将中国画的绘画技巧和传统美学思想与西方水彩画巧妙融合,形成了造型上体现中国传统美学、色彩上体现西方水彩的明快艳丽的独特中国水彩画艺术风格。当代水彩画无论是题材还是画风都经过了时代的创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绘画风格。
绘画语言背后的精神力量
作者: 王胜琴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语言   精神力量   长时间   精神面貌   绘画语言   概念艺术   精神内涵   情感   作品   油画  
描述: 自接触绘画以来,心里就没有停止过对这样问题的思索:绘画到底是什么?什么样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好作品?每当看一些当代油画展览,这些问题又会在脑子里不断萦绕,展厅里的作品千姿百态,但几乎没有让你在它面前长时间驻足的画作,走到最
“西洋”与“古典”:个性张扬的新生代女画家夏俊娜
作者: 史风雨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西融合   时代特征精神内涵   女性艺术  
描述: 夏俊娜作为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年轻画家,无疑是成功的,她尝试着将西洋美术的表现性与中国美术的含蓄性结合,创作出既有油画视觉张力又有国画精神内涵的艺术作品。她充分发挥了绘画艺术语言无限的拓展性和实验性,以中国本土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结合西洋绘画的媒介手段,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绘画艺术风格。
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形式语言和精神内涵及当代思考
作者: 邵明奇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语言   精神内涵   工笔花鸟画   当代思考  
描述: 工笔花鸟画是我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发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顶峰,明清之后渐渐衰落。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工笔花鸟画再次兴起,并且随着人们审美观念和社会形态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该文主要分析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形式语言和精神内涵,探究其包含的文化精神。
自然本天成 内美静中参——浅谈写意花鸟画的主题观念和形态
作者: 熊广琴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鸟画家   精神内涵   人文关怀   工笔花鸟画   写意画   写意花鸟画  
描述: 现实情形下写意花鸟画的主题观念和形态.是中国花鸟画家不断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近十年.我从工笔花鸟画转向意笔花鸟画创作.所投注的精力主要在:一.写意画的主题观念.即现实情形下它到底应该寄寓什么.表现什么样的人文关怀和精神内涵?二.写意花鸟画在当下应该以什么样的图式面貌和风格去表征?探索至今, 于第一点我找到了大的方向——回到本体.面对自然.提炼草木精华,表现人和自然的
净化灵魂表现美的丰碑:程允贤先生的雕塑艺术
作者: 曾成钢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肖像雕塑   纪念碑   精神内涵   艺术家   英雄人物   表现美   程允贤   创作   雕塑艺术   人物形象  
描述: 程允贤先生是第五届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创始人、会长,著名的将军雕塑家.中国现代雕塑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真正的劳动者和艺术家.在几十年如一日与泥土、石块,金属打交道的劳动经历中.他以充沛的激情.精湛的技艺创作完成了150余座雕塑。这些雕塑作品陈列于全国40多个城市.以及日本.新加坡、泰国、朝鲜、德国、美国、汤加等许多国家,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中国油画题材本土化与民族性
作者: 杨晨光   来源: 美术之友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性   中国文化精神内涵   中国油画  
描述: 中国油画的民族性历来是美术界关注的问题。中国油画是中国艺术家创作的具有中国文化精神内涵的油画,这是人们比较能接受的一个说法。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国题材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它的重要性在于它的普遍性、独特性、持久性。它在表达中国文化精神内涵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对写意性工笔写生与创作实践的思考
作者: 崔福庆   来源: 美术之友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表现风格   创作实践   青年一代   精神内涵   写生   发展历史   写意性  
描述: 中国工笔人物画已有千余年的发展历史,传统的工笔人物画历经晋、唐、宋、元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到了明、清时期,人物画逐渐衰落。近几十年老一辈工笔人物画家从衰落中走出,再到中青年一代画家打破了传统程式化的束缚,在形式语言和精神内涵上都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并获成功,不同的表现风格相继出现,形成了多元的格局。在追求新颖独特的表现风格中,将西方绘画的表现形式和传统的写意水墨中意象的表现,渗
“双年展”引出的杂感
作者: 敬恺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   方向   精神内涵   宣传报道   结果   展览   表现主义   双年展   作品   中国油画  
描述: 《93’中国油画双年展》闭幕了,作品似乎没有能够造成什么轰动,倒是办展方向的分岐披露于报端而使社会注目。不是圈内人,自然不清楚其中详情,但看了报上的宣传报道与筹展者的表白,回忆起观展的印象,再联想到画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