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闲话情趣
作者: 张志安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小品   情景交融   加速发展   继承借鉴   人类社会   民间青花   陶瓷艺术   艺术享受   景德镇陶瓷   音乐舞蹈  
描述: 人类社会,事务冗繁而又充满梦幻。千千万万人的行为,产生千千万万种喜怒哀乐,构成千万个不同色彩与不同情调的花环。于是,诗文书画,音乐舞蹈、小说戏曲,陶瓷艺术,应运而生,它象反照回光,回过头来
海外瓷器贸易影响下的景德镇瓷业
作者: 刘昌兵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外   制瓷技术   景德镇   金属冶炼业   古代中国   贸易影响   中国人民   瓷器   人类社会发展  
描述: 海外瓷器贸易影响下的景德镇瓷业
浅谈陶瓷创意设计的根本
作者: 金宏霞   张祥巨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色彩   创意设计   产物   人类社会发展  
描述: 究竟什么是设计?理性的人说设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的产物,是“需求+信息+色彩”的一种宣读:感性的人说,设计很简单,就是“色彩+字体+图形’’三个元素;总之,无论设计是以为何种形态出现,并生存。在我眼中.设计是一种想法、一种理念、一种精神。
浅谈陶瓷装饰艺术
作者: 余朝霞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玲珑   装饰纹样   创作手法   人类社会   造型艺术   装饰艺术   青花   装饰题材   陶瓷美术   概念  
描述: "装饰"作为一种最常见的创作手法,不仅运用于各种造型艺术之中,同时也被广泛运用于陶瓷美术的创作之中。"装饰"就其字面来说含义极其简单,也就是"修饰"、"打扮"之意,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
论中国唐三彩狮子的审美特征
作者: 郑先觉   孙兰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特征   石刻艺术   唐三彩   中国   文化艺术   本土文化   狮子   工艺陶瓷   雕塑艺术   人类社会发展  
描述: 论中国唐三彩狮子的审美特征
中国山水画给陶瓷艺术设计的启示
作者: 肖静怡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作品   四大文明古国   中华文明史   陶瓷艺术设计   艺术风格   人类社会   陶瓷绘画   陶瓷发展史   八大山人   当代陶瓷艺术  
描述: 陶瓷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的陶瓷
浅析陶瓷绘画中的参禅悟道
作者: 刘宛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艺术创作   绘画样式   陶瓷艺术家   人类社会   禅思   中国特色   陶瓷绘画   画品   陶瓷艺术作品   花鸟画创作  
描述:人类社会所独有的,被称之为中国特色。从史学角度看陶瓷绘画位置显赫,从文化角度看影响极其深远,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传统艺术。从历史的名作以及现代的佳作中,我们也不难看出画品与人品的精髓品
景德镇日用瓷前途何在?
作者: 方李莉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信息化社会   农业社会   标准化   景德镇日用瓷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手工艺品   历史条件   工业革命   人类社会发展  
描述: 景德镇日用瓷前途何在?这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它关系到整个瓷都陶瓷的发展和命运。从宏观上来讲,我们首先必须站在世纪文化的高点,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来认识这个问题。从微观上来讲,我们必须
重温《资本论》随笔(三)
作者: 谢景星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层建筑   相对剩余价值   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必要劳动   人类社会   劳动生产力   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论   剩余劳动  
描述: 解放初,学习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和规律,知道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分如下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从原始洪荒的无阶级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再升华为高一级无
查考字、词和典故的出处(42 )江西省城市志编写工作座谈会剪影
作者: 梁虹   来源: 景德镇市志通讯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层建筑   相对剩余价值   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必要劳动   人类社会   劳动生产力   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论   剩余劳动  
描述: 查考字、词和典故的出处(42 )江西省城市志编写工作座谈会剪影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