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簪花】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油画中的中国女性形象
-
作者:
萧睿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绘画
审美对象
文艺复兴时期
中国女性形象
《蒙娜丽莎》
《女史箴图》
《簪花仕女图》
油画
-
描述:
女性作为审美对象,始终是为东西方绘画中永恒的主题。无论是中国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代周仿的《簪花仕女图》,还是欧洲从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到21世纪卢西恩·弗洛伊德的《英国女王
-
鄂闽台三地民间缠花中花卉造型的比较研究
-
作者:
郭丽
来源:
装饰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红
簪花
挂线工艺
缠花
-
描述:
缠花是民间女红的一支,常用于婚丧、庆生、祝寿等民俗庆典活动中。缠花造型独具匠心,素有"线艺雕塑"的美称,造型生动,随形而变。本文对湖北英山、福建厦门、台湾三地缠花中的花卉造型元素、挂线工艺原理、民间习俗与式样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为两岸三地民间缠花的传承提供参考。
-
工笔画色彩运用与情感的表述
-
作者:
王双凤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使人
韩熙载
簪花仕女图
色彩学
周昉
色彩运用
虢国夫人
张萱
伊顿
心理反应
-
描述:
瑞士色彩学家约翰内斯·伊顿先生说:”色彩是生命,因为一个没有色彩的世界在我们看来就像死的一般。我们的生活因为色彩才五彩缤纷,绚丽多姿。”色彩是以光为媒体的给人的一种感觉。色彩不同,其光波作用于人的视网膜使人产生的感受也不同,于是面对不同的色彩人们就会产生冷暖、强弱、轻重等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如红、黄、橙给人以热烈、温暖、兴奋,近似于暖的感觉;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