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简】搜索到相关结果 1943 条
-
城堡
-
作者:
王雅婷
来源:
当代学生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梦境
开始
五彩缤纷
视线
城堡
东西
简单
恐惧
白色
出路
-
描述:
有一天,我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我在一座城堡中。那是一座白色的城堡,四周都是白色的墙,高高厚厚的墙。里面是一片五彩缤纷,我四处玩着,原来只有我一个人!我四处溜达,只找到了一只猫,一只不会叫的猫而已。
-
三游洞序
-
作者:
李仰臣
来源:
当代学生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白
玲珑
水石
白居易
地方
游记
不正确
白行简
三游洞
艾芜
-
描述:
[唐]白居易平淮西之明年冬,予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微之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又明年春,各祗命之郡,与知退偕行。三月十日,参会于夷陵。翌日,微之反棹送予,至下牢戍。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遂相与维舟岩下,
-
痕迹·昭示着历史:关于景观装置雕塑《殇》
-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
艺术方式
抗日战争
历史
记忆
装置
痕迹
简洁
雕塑
景观
-
描述:
不难想象,那段历史给中国人留下怎样的记忆,在抗日战争已经过去60余年的今天,有一群人来到长城喜峰口关隘下,用一种特有的艺术方式来解读历史,用简洁而率真的语言阐述一种思绪和陈词。
-
零艺术中心返璞归真的期许
-
作者:
王珍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
艺术方式
抗日战争
历史
记忆
装置
痕迹
简洁
雕塑
景观
-
描述:
“零艺术中心”是中国首家以当代雕塑艺术为主体,具有较高学术水准和艺术品味的专业性艺术机构。旨在通过对当代雕塑艺术进行研究、批评、展示、推介和档案整理,打造一个国际化的艺术研究、交流和展示平台,进而推动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大发展和大繁荣。自成立以来,零艺术中心举办了各种高水准的具有学术旨趣和人文关怀的雕塑展览,推动了雕塑艺术的学术研究和思想交流,在当代艺术界享有盛誉。 零艺术中心,原名为零工场,最初是李象群的雕塑工作室。
-
实践的无限
-
作者:
叶风芬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
艺术方式
抗日战争
历史
记忆
装置
痕迹
简洁
雕塑
景观
-
描述:
“雕塑”在当代艺术文化中不在是一个简单的雕塑实体的感念 ,是一个更多元的、更综合知识的认知的呈现叙述方式。由刘鼎、卢迎华和苏伟共同策划的“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展开了对于“雕塑”的媒介概念背面
-
冷静背后的挖掘
-
作者:
王珍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
艺术方式
抗日战争
历史
记忆
装置
痕迹
简洁
雕塑
景观
-
描述:
2012年11月10日在《雕塑中国》的学术讲座中,赵力作为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中国艺术市场数据分析中心”主任从现实状况出发分析了雕塑的市场趋势。 在此次讲座中,赵力认为雕塑市场虽然呈现增长趋势,但是规模却很小。其实从拍卖市场来看,去年也就是2011年,艺术品拍卖大概是975亿元左右,中国书画市场占60%,而属于雕塑的市场加起来可能都不超过几千万,这种比重的差距远远大于国际市场同样数据的比较,雕塑在国际市场上通常的交易额占到13%,去年全球艺术品交易额为2000亿美金,而雕塑的交易额在200亿美金左右。
-
真实的可能性
-
作者:
向京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
艺术方式
抗日战争
历史
记忆
装置
痕迹
简洁
雕塑
景观
-
描述:
雕塑的目的不是把观众置于一种混乱不堪的状况中去注视物体三维的、立体的外表,它竭尽全力形成它自己的观念,清晰、有条理的观念,从而带来立体形式之外更多的可能性。雕塑超越了绘画中的平面视觉效果,以丰富的高低起伏、建立起可观可想像的空间感,给人以视觉与触觉、三度空间的艺术形式。 对向京来说,喜欢用雕塑为媒介来表达艺术语言,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雕塑实际的体量有条件制造真实的空间,它和观者发生了实际性的关系。
-
大朴不雕
-
作者:
史金淞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
艺术方式
抗日战争
历史
记忆
装置
痕迹
简洁
雕塑
景观
-
描述:
中国传统艺术重视内在,讲究含蓄,返璞归真,追求一种大音希声、大巧若拙的哲学境界。这种追求对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雕塑家想要凝固生活中那些朴实感人的瞬间,需要一种“不雕”的艺术表现形式----凝练、写意、传神,看似朴拙粗率,实则大气饱满。这一切都需要艺术家用敏锐的目光去观察生活,用虔诚的情感去体会生活,更需要艺术家有一种超越写实的神韵捕捉能力和大胆创新的精神。 对史金淞来说,在工业时代里,雕塑的朴素更显美德,“当代雕塑从物质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技术还是材料都比过去有了更多的选择,也因此发生了许多语言意义上的变化和革命,如果是单从精神的角度来看,和其他许多艺术的相关工种相比较,尤其是在各种新的媒体实验空前繁荣以来,雕塑的工作方式越发显得更加的朴素,更为方便接近我们自己。
-
引文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
艺术方式
抗日战争
历史
记忆
装置
痕迹
简洁
雕塑
景观
-
描述:
引文: 雕塑在当代文化的延伸中,原有的概念已经不再奏效,而探讨雕塑在当下的概念设定也并不是一件着急的事,因为在当下,重要的不是设定,而是带有非自由随机的无限可能的尝试。雕塑是什么?对这个看似很简单
-
在我平淡无奋的生活中找寻艺术的力量:李景湖访谈
-
作者:
卢迎华
李景湖
来源:
当代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作过程
策展人
生活哲学
生活中
艺术家
创作
东莞
极简主义
作品
实用主义
-
描述:
卢迎华:你在哪里出生?目前居住在哪里?李景湖:我出生在东莞,目前也是生活在东莞。卢迎华:你在哪里上的学?学的是什么专业?李景湖:我大学毕业于广州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