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最美的古村落(二十三) 堂安,云烟深处的侗家天堂
-
作者:
陈平
来源:
地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侗文化
稻谷
侗乡
寨子
古村落
原生态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挪威
生态博物馆
梯田
-
描述:
堂安侗寨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县,因其小巧玲珑、整洁有序和侗文化保存完好,而成为一座活着的侗族生态博物馆。堂安地处海拔900多米的高山上,有160余户、800多人,据说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1999年,中国与挪威合作建设与保护的中国唯一一座侗族生态博物馆在这里落户,堂安也被誉为"人类返璞归真的范例"。
-
葡萄地里来了大学生
-
作者:
丁珊
谭云俸
来源:
浙江画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种植水稻
美人指
劳动力
葡萄种植
大学生
葡萄园
种植技术
村民
基地
扬子鳄
-
描述:
走进位于长兴的中国扬子鳄村葡萄基地,能够看到在白色的钢架大棚下,成片的葡萄地一眼望不到边际,一串串成熟的葡萄让人垂涎欲滴。往前,一条800米长的葡萄长廊横贯了整个葡萄园。信步走在葡萄架下,抬眼便是玲珑剔透的美人指,煞是好看。
-
下雨了
-
作者:
张琬清
来源:
小星星(作文100分)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路
红花
作者
金黄色
化妆
稻田
绿色
无声
嬉戏
红色
-
描述:
为我化妆,我一定要把最美丽的脸蛋给大家看。"雨可不好意思了,它害羞地跑到稻田里去了,因为稻子正在列队欢迎它呢!一会儿它就变成了金黄色的。雨在马路上和人们嬉戏打闹,人们撑起了五彩的雨伞,和它一起像花一样在雨中绽放。
-
索平·皮切:重返柬埔寨
-
作者:
乔纳森·古德曼
张舒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种植水稻
柬埔寨
学习生活
艺术家
竹子
红色高棉
作品
藤条
金属丝
雕塑
-
描述:
2002年末,索平·皮切(Sopheap Pich)在美国学习生活近20年后,回到了故乡柬埔寨,目前在金边生活工作。1971年,他出生在柬埔寨西北部一个种植水稻的小镇高老瓦,童年总是在同一个省的不同村镇间搬家,那时正是红色高棉统治时期
-
秋色近重阳
-
作者:
周广玲
来源:
时代主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好生活
稻谷
玉米
山路
弯曲
登山
涂抹
高粱红
收获
油画
-
描述:
九九重阳,秋高气爽,正是登山好时节。沿着弯曲的山路拾阶而上,徐徐的秋风,让人浑身爽洁,广袤的秋色,把山峦涂抹成一幅油画,鲜亮光彩,秋色渐渐浓烈起来。成熟的秋色,品味着收获的成果,高粱红似火,玉米金灿灿,稻谷黄橙橙,收获的喜悦之情在农民的眼中点燃。重阳是秋天来临的标志,秋色近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
-
磨盘赋
-
作者:
魏明伦
来源:
杂文选刊(上旬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豆
稻麦
旅游胜地
磨成
高粱
豌豆
软玉
铺道
臭豆腐
磨盘
-
描述:
安仁古镇,旅游胜地。搜集大量老磨盘,原拟用于铺道路。吾建议,被采纳。以成堆之磨盘,作雕塑之景点。观景赏景,咏之叹之。磨盘推日月,磨道绕春秋。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愿仓廪积粮成山,守磨房挥汗成雨。稻麦
-
陆小曼晚年被评为“三八”红旗手
-
作者:
刘肃勇
来源:
名人传记(上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志摩
早稻田大学
北京大学
工笔画
十里洋场
上海
晚年
新中国
读书
苦酒
-
描述:
志摩遇难,陆小曼饮苦酒陆小曼名眉,别名小眉,1903年生于上海。父亲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曾任旧制高官,母亲吴曼华为常州名门闺秀,有学识,擅长工笔画。陆小曼生就容貌俊美,聪明伶俐。七岁,入北京女师大附小读书;十五岁,转入北京圣心学堂,主学英文、法文,以钢琴与油画为辅。
-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制陶术调查与影像记
-
作者:
陆斌
来源:
中国陶艺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器
稻草
技术
西南少数民族
烧成温度
民族文化
贵州
制陶术
燃烧
汉族
-
描述:
前言文化是识别民族的标志。西南部的中国是少数民族群居最密集的地区,有近三十个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孕育出独特而多彩的民族文化。但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在讨论"中国文化"的多数场合,少数民族文化都被淹没在"汉族文化"的概念之中,在讨论传统陶瓷文化时尤甚,所围绕的主题多是以景德镇
-
以秋天的名义
-
作者:
徐剑平
来源:
中国农资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田野
稻谷
金色
表达
香味
交接
天边
渲染
山林
油画
-
描述:
以秋天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