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科学复原】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喀斯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自然密码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学复原
试验研究
史料研究
地震学研究
-
描述:
喀斯特,原为欧洲巴尔干半岛的一个地名,那里是石灰岩分布区,因石灰岩的溶蚀和侵蚀形成各种奇特的地形。后来,科学家们便使用“喀斯特”一词来称呼因石灰岩的化学溶解而引起的一系列地质作用和地貌现象。 喀斯特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类型众多。喀斯特奇峰异洞的世界,五彩缤纷、雄伟壮丽、光彩夺目,令人神往。 对于神奇的大自然的赐予,我们常认为是一个不可能出现的奇迹。当我们徜徉在这些山山水水之间时,当我们在惊叹它们“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千姿百态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时,心底同时有一个疑问:这种奇异的地貌是怎样形成的呢?历经千百年的风雨而风采依旧,它们又有多少奥秘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呢?
-
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自然密码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学复原
试验研究
史料研究
地震学研究
-
描述:
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为20.36%,到2020年将提高到23%以上。中国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6169万公顷,占世界人工林总面积的38%,居世界首位。下面是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 第一名:天山雪岭云杉林 雪岭云杉是天山林海中特有的一个树种。在巍巍天山深处,它苍劲挺拔、四季青翠、攀坡漫生、绵延不绝,犹如一道沿山而筑的绿色长城。风吹林海,松涛声声,绿波起伏,其势如潮。雪岭云杉,常绿乔木,叶呈针形,略弯曲;果球为长椭圆形,褐色。天山的雪岭云杉,据说是在4000多万年前,由青藏高原迁徙而来,演变成大西北独有,而又最为壮观的林木。 天山林区中90%以上的林地,都有雪岭云杉生长。在海拔1400~2700米的中山带阴坡,雪岭云杉连峰续岭,蜿蜒东西。其下缘常与高大的阔叶林混交,郁郁葱葱,五彩纷呈,形成绮丽的美景。 第二名: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 红松是东北的珍贵树种,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是东北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森林类型。1958年,黑龙江省在红松林最集中的小兴安岭南坡,建立了丰林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8400公顷。区内有高等植物568种。红松是我国东北的乡土树种,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为其分布中心,丰林保护区的红松无论在林木株数和蓄积量上,都占80%以上。
-
喀斯特溶洞之旅:深邃中的神秘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自然密码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学复原
试验研究
史料研究
地震学研究
-
描述:
俗话说“真人不露相”,其实自然景观也是一样。有一些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并不直接暴露于阳光之下,而是深藏于深山溶洞之中,想要一睹为快,就非得走进深山溶洞,才能见识到其“真我的风采”。位于北京的石花洞国家地质公园和重庆的武隆芙蓉洞就属于这类奇观,神秘深邃的溶洞包藏着无限秘密,等待着你去发掘。 北京石花洞:经典的华北溶洞 北京石花洞为中国华北地区岩溶洞穴的典型代表,这个地质公园在地理学上属于岩溶洞穴及洞内次生化学沉积的景观。通俗一些说,石花洞之所以闻名天下,是因为它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岩溶洞穴中集规模大、洞层多、沉积类型全、次生化学沉积物数量大于一身的洞穴。 走进石花洞,你会发现原来洞体很像是自然造就的多层建筑,这个洞穴呈多层多枝的层楼式结构,分为上下七层,一至五层洞道长约5000米,六、七层则为地下暗河,每一层的景观都不一样。 石花洞是大自然在漫长的地质岁月中精心雕塑出来的,石头造型多种多样,秀丽的石花,典雅的石塔、石盾、石灯,雄伟的石幔、石旗、石瀑布,还有银白耀眼的月奶石和闪烁发光的彩光壁等,汇集了岩溶洞穴沉积的精华。银狐洞是石花洞地区内的一处奇观,洞中一步一个景观,有种让人目不暇接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