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文化与陶瓷浅识
作者: 郭邦郅   杨建鸣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瓷技术   上釉   现代陶瓷   陶艺家   礼乐制度   吴门四家   浅识   学术语言   陶瓷美术   精神产品  
描述: "文化"这个概念来源于西方,也就是英文cultura。其原本的意思是农耕及对植物的培育。到了1 5世纪以后,渐渐地被引申并且使用,把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也称为文化。用严谨的学术语言来说,广义的文化
景德镇现代礼品瓷设计的特点与现状
作者: 齐霞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礼品瓷   特征   题材  
描述: 现代礼品瓷的设计题材取自多样而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有人物、花鸟、山水、文字等几大类,各种题材在内容和形式上既有传统风格。其艺术特点表现为丰富性和多样性、思想性和个体性,欣赏性和实用性,它所具有的中国特色的美学特征让欣赏者应接不暇,叹为观止。
明清景德镇外销觉的主要纹饰(下)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礼品瓷   特征   题材  
描述: 明清景德镇外销觉的主要纹饰(下)
唐代金银器对瓷器的影响浅析
作者: 李君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铜礼器   工艺特点   中国封建社会   金银器   唐代   越窑青瓷   造型   经济的   冶炼技术   瓷器  
描述: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最为强盛的一个王朝,由于经济的繁荣和冶炼技术的高度发达,加上金银天然的货币性,贵族统治阶层逐渐舍弃了青铜礼器制品,转而热衷使用更加华丽珍贵的金银器皿。在皇族极力的推崇下,一种
曾侯乙墓青铜礼器研究(下)
作者: 黄敬刚   郝勤建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铜礼器   随葬品   青铜器   祭祀活动   铭文   青铜铸造   花纹   重器   曾侯乙墓   周礼  
描述: 祭器用器与组合形式《周礼·秋官·掌客》曰:"侯伯四积,皆胝飧牵。再问皆修。飧四牢,食三十有二,簠八,豆三十有二,二十有八,壶三十有二,鼎簋十有二,腥二十有七,皆陈。……夫人
“情”与“礼”的抗争——崔莺莺形象分析
作者: 王卫兵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   “礼”   抗争  
描述: 《西厢记》中女主角崔莺莺为追求理想爱情而与封建礼法在心理在和行动上产生的“情”与“”的抗争是以一种胶着状态进行的,互有增长,互有低落,最后,崔莺莺与张珙的理想爱情得以实现,虽是张珙与崔莺莺的共同努力,但还是建立在张珙考取状元的前提之上的。
叶圣陶杂文初探——纪念叶圣陶先生诞辰100周年
作者: 黄河浪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杂文创作   杂感   诞辰100周年   《礼拜六》   随笔   致死伤   散文创作   中国现代文学史   皮箱   叶圣陶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叶圣陶先生(1894—1988)是以他“冷静的谛视人生,客观的地,写实的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的人生”(茅盾语)的小说创作成就而赢得声誉的。然而,作为一代文坛宗师,他又是一位具有驾驭各种文学艺术样式才华的创作多面手。他始以新诗登上文坛,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诗歌刊物——《诗》的创刊人之一,并且是我国现代第一
中国陶瓷名牌亮相2002年中国礼品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02年   中国陶瓷   十强企业   华光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   礼品   唐山陶瓷   山东临沂   红玫瑰   景德镇陶瓷  
描述: 中国陶瓷名牌亮相2002年中国礼品
【拾英堂】礼享家之张松茂设计礼品瓷篇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群众基础   设计   景德镇   张松   釉中彩   中国   大师   礼品   首要任务   瓷器  
描述: 粉彩牡丹釉中彩餐具套组Famille-Rose peony in glazed tableware set粉彩的瓷器不适合用来制作餐具,因为陶瓷的颜料中含铅,为保证大家的健康,我们将这套餐具特地制作成了釉中彩陶瓷。用双层透明釉把花案覆盖,保证使用安全。精美的瓷器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供贵族们把玩和使用。在中国,所谓的官窑瓷都是为朝廷、为皇上烧制的。后来,瓷器越洋去到欧洲,那也都陈列在欧洲的皇室和贵族的展示柜里。当精美的瓷器一直在少部分权贵手中把玩时,陶瓷便少了必要的群众基础。【拾英堂】在宣传和推广景德镇现当代陶瓷艺术品的道路中,首要任务就是
“美丽与哀愁”
作者: 杨冰   徐娜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礼教   宋代   传神论   线条超越原则   仕女画  
描述: 艺术对女性的关注从来没有停止过,因为描绘对象的特殊性,仕女画在发展中附着了更多的社会信息。随着社会对女性审美要求的变化和历代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仕女画在风格、审美价值、文化内涵等方面发生着不同的变化。仕女画是关于女性的艺术,但更是作为掌握社会话语权的男性的想象。
< 1 2 3 ... 82 83 84 ... 87 88 8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