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磁州】搜索到相关结果 8 条
-
茶叶末釉底粉彩凤纹双耳尊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茶叶末釉
磁州窑系
失透
星点
黄釉
黑釉瓷
浑源窑
结晶釉
凤纹
耀州窑
-
描述:
、绿相间,在暗绿色的底釉中闪耀着许多美丽自然的黄色星点,犹如将茶叶研成细末调在釉里,古朴清丽,耐人寻味,俗称"茶叶末"。茶叶末釉起源于唐代耀州窑,山西浑源窑也有生产。宋代北方磁州窑系各窑生产较多,主要生产碗、盆、盘、罐、瓶等。其
-
安徽窖藏及墓葬出土的几件元代瓷器赏析
-
作者:
张星野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圈足
白釉
制瓷技术
德化窑
底径
磁州窑
莲瓣纹
青花龙纹高足杯
陶瓷发展史
胎质
-
描述:
瓷技术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像磁州窑、龙泉窑、德化窑等主要窑场,元代仍继续烧造传统品种,而且生产规模普遍扩大,大型器物增多,烧造技术也更为成熟。本文甄选了几件安徽窖藏及出土的元代瓷器,供大家赏析研究。青花龙纹高足杯,4件,1998年
-
近代磁州窑五彩装饰题材
-
作者:
徐国栋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案
近代
中国传统文化
戏剧人物
磁州窑
题材内容
植物图
宋元时期
冀南地区
瓷器
-
描述:
磁州窑传承千余年,宋元时期的"白地黑花"装饰和近代青花、五彩装饰,对中国的陶瓷艺术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古磁州地区早在北朝时期就已开始烧造青瓷,并具有相当规模。该地区以东魏茹茹公主墓、北齐湾漳大墓
-
近现代磁州窑五彩瓷中的“红色文物”
-
作者:
徐国栋
林海慧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专题报道
磁州窑
瓷板
时代特征
文物
近现代
二十世纪
国共合作
红色
瓷器
-
描述:
2011年5月,邯郸市博物馆在邯郸市文物市场调查时发现了7件较具特色的磁州窑瓷器,这7件瓷器文物均为磁州窑五彩瓷器,其中一件为茶壶,另六件为瓷板。茶壶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之物,为生活必需品,图案
-
论当阳峪窑
-
作者:
原雪辉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阳峪
焦作地区
磁州窑
窑场
红绿彩
标本
古陶瓷
定窑
化妆土
研究探索
-
描述:
一般认为,当阳峪窑是宋金时期磁州窑系或磁州窑类型中最为出类拔萃的窑口.然而该窑以其品类之丰、制作之精、装饰之美、流布之广,自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之艺术风格,除了量大质优的绞胎瓷制品以外,她的剔
-
古陶瓷中的兔及其相关问题论(下)
-
作者:
王蔚波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案
白釉
青花瓷器
景德镇
磁州窑
古陶瓷
元代
釉里红
相关问题
中国瓷器
-
描述:
,捏塑而成,造型简练,小巧玲珑.兔俯首于抱合的前足上,鼻吻部较尖,阔口,豁唇,大眼圆睛,双耳并拢向后贴于脊背,背臀部浑圆高弓,短尾下垂与股部相连.此器肢爪只是粗具大形,并未细致刻画,但整体结构明了,姿态活灵活现,釉面玻璃质感较强,眼、耳、脊、尾饰以黑彩,具有点睛效果,富于艺术美感(图1-图4).
-
安徽馆藏吉州窑瓷器赏析
-
作者:
王丹丹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景德镇
磁州窑
制作技艺
釉下彩
吉州窑
中国古陶瓷
南宋
瓷器
安徽
-
描述:
吉州窑在中国古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千多年前吉州窑工匠的制作技艺,推动了中国古陶瓷业的发展和提高,同时为景德镇窑瓷工们成功烧造清新淡雅的青花瓷作好了技术上的支持,进而为元明清瓷业迅速繁荣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吉州窑创烧于唐代,兴起于五代,发展于北宋,极盛于南宋,元代以后逐渐衰落,有七八百年的烧造陶瓷历史.吉州窑在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永和镇内,由于唐宋时期习惯上以属地州名命名窑场,吉安自隋至元初曾称为吉州,永和镇隶属吉州所辖范围,因地得名,故称吉州窑.又自东汉至宋,在永和曾置东昌县,所以吉州窑又称东昌窑、永和窑.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人们对吉州窑的面貌所知甚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几次考古发掘,才使我们对它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使之呈现出一个清晰的重要窑场的大型场区.
-
青白瓷为什么被青花瓷取代
-
作者:
律海明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龙泉青瓷
青花瓷器
宋代
景德镇
磁州窑
纹饰
青白瓷
真正意义
宋元时期
陶瓷工艺
-
描述:
,其工艺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亦日趋自然完美.宋代的瓷窑遍布全国各地,而且出口已成规模,主要窑口分为"六大窑系",即北方的定窑系、钧窑系、耀州窑系、磁州窑系和南方的龙泉青瓷窑系、景德镇青白瓷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