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陶瓷碗类造型的发展与演变
-
作者:
张予林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碗
造型
-
描述:
碗作为生活陶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饮食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最为重要的用具,尤其是在中国使用极为广泛。随着人们对器物认识的不断深化,器物的形制也从单一走向多样,并逐渐形成了后期比较明确的实用、经济、美观、富有生活情趣的造型取向,这对现代设计有着启示和借鉴作用。
-
由奥运开幕式缶引发的相关土类乐器:缶、瓯、碗琴、瓷瓯
-
作者:
郑璟华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碗琴
缶
瓷瓯
瓯
-
描述:
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最让大家难以忘怀的是:开幕式上亿万观众与2008名击缶者一块击缶倒计时拉开开幕式的序幕。在让世人为之惊讶、震撼的同时网上有很多人留言问我国有如此之乐器?缶为何物?其实,缶虽然没有沿用它原来的陶土样子登上舞台,但它作为我国古代乐器的一种文化遗产,却时刻潜移默化的给后来研究者以灵感和动力,不仅创造出了今天的"高科技缶";同时,早在1985年就创造发明了被称为"奇瓷神韵"的瓷瓯。缶和瓷瓯有什么渊源呢?
-
霍尔顿矛盾性魅力解读
-
作者:
杜慧春
叶忠华
来源:
山东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碗琴
缶
瓷瓯
瓯
-
描述:
1951年,杰罗姆·大卫·塞林格(Jerome David Salinger)出版了他惟一一部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该作一问世被年轻一代视为圣经,也被公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之一.
-
陶瓷传统造型语言在当代陶艺中的转换
-
作者:
吕琼雯
来源:
大众文艺(理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语言
视觉形式
工艺美术师
斗笠碗
玉壶春
陶艺家
装饰技法
胎质
当代陶艺
梅瓶
-
描述:
传统陶瓷基本以器皿为主,有许多造型堪称经典。如宋代的梅瓶、元代的玉壶春等,以及多种钵的造型、如斗笠碗、金钟碗、荷叶碗等,造型简洁做工精致,并且实用。器皿的造型特点启发了陶艺家创作的灵感与想象,现代陶艺家将传统器皿转化为纯粹的视觉形式语言。他们将创作的主题与传统器皿造型样式相
-
文物探源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史月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仙
收藏
花卉
《斗彩缠枝花卉暗八仙纹碗》
文物
-
描述:
斗彩缠枝花卉暗八仙纹碗◆时代:清代◆尺寸:高5.3厘米口径22厘米底径10.1厘米侈口,腹壁上弧下直,折腰,大圈足。白釉厚底。周身均用斗彩装饰,外壁为缠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