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碑】搜索到相关结果 1034 条
-
古城新貌——布拉格市政建设的几个镜头
-
作者:
陈广嗣
来源:
瞭望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纪念碑
市政建设
首都
捷克斯洛伐克人
古城风貌
宗教改革
布拉格
欧洲中世纪
共和国
-
描述:
在他们的眼前: 罗马式、哥德式、文艺复兴式以及巴洛克式的豪华教堂,遍布城区各处;饰有浓厚宗教色彩人物浮雕的查理士大桥,横跨在伏尔塔瓦河上;老城广场上的宗教改革家胡斯纪念碑巍然屹立,成为捷克斯洛伐克民族英勇不屈的象征;捷克斯洛伐克人
-
怀念妈妈贺怡
-
作者:
毛雪英
来源:
瞭望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堂
纪念碑
太和县
中央苏区
花圈
心情
月份
江西
瑞金
雕塑
-
描述:
今年8月,我从北京专程回到江西瑞金,向矗立在瑞金革命烈士纪念堂前的爸爸毛泽覃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爸爸是1935年4月26日,在瑞金红林山区与敌人激战中壮烈牺牲的。今年已经52周年了。我仰望着爸爸
-
悼贝尔蒙多
-
作者:
沈大力
来源:
瞭望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
纪念碑
法国
贝尔
中国
雕塑家
周总理
故居
周恩来
保尔
-
描述:
一九七九年十月,法国著名雕塑家保尔·贝尔蒙多完成了中国总理周恩来塑像,两年多后的今天,当周总理巴黎故居戈德弗鲁瓦旅馆的纪念碑前站满前来瞻仰的游人时,贝尔蒙多的雕刻室却大门紧锁,落叶满阶,因为主人已经逝世了。
-
赫鲁晓夫的墓碑
-
作者:
肖云
来源:
领导文萃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墓碑
苏联
莫斯科
善与恶
青铜
象征意义
戈尔巴乔夫
雕塑家
公墓
赫鲁晓夫
-
描述:
1975年8月的一天,莫斯科新圣女公墓内赫鲁晓夫墓前,家人为其树起了一块墓碑。出席树碑仪式的除家人和亲朋外,还有墓碑的雕塑者恩斯特·涅伊兹韦斯内及一些国
-
大地与生命的对话——林璎(Maya Lin)的建筑、景观、雕塑与装置艺术
-
作者:
袁源
来源: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地艺术
纪念碑
设计师
诗意
林璎
-
描述:
林璎是美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设计师和建筑师之一,她的作品跨越建筑、景观、装置、雕塑等多个领域,其最著名的作品,也是其首个大型雕塑项目,即是美国越战士兵纪念碑(Vietnam Veteran
-
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
-
作者:
李瑾
来源: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人类文明
主题性
艺术事业
雕塑家
雕塑公园
文化特征
艺术形式
作品
城市雕塑
-
描述:
福德《城市发展史》 关于城市雕塑,芒福德举出了鹿特丹的青铜纪念碑《被毁灭的鹿特丹市》,他认为它象征着城 市内心所蕴含的痛苦和迎接挑战的意志,因而是鹿特丹市最好的象征之一。类似这种可以成为人类 精神文明
-
文明的纪念碑——西方建筑的艺术性(四)
-
作者:
樊小明
来源: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建筑师
外部空间
建筑形式
艺术性
现代主义建筑
建筑材料
西方建筑
象征性
哥特式大教堂
-
描述:
欣赏艺术是一种以感官进入的体验,例如我们常说听音乐,看绘画和雕塑。欣赏建筑更是一种综合全身心的知觉体验。尽管视觉经验仍然是主要的,但欣赏绘画基本上是静止的,而欣赏建筑时观者始终处于动的状态之中,除了眼睛看之外还有置身于建筑中的身体感觉:温暖、干燥、舒适、安全感等等。欣赏建筑的体验有三个阶段,首先从身体的感觉进入,然后引起情感的反应,进而是理性的思考。建筑的规模、结构、质感、色彩、均能引起人的情感反映。要了解这些情感产生的原因则要通过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因此欣赏建筑是一种综合的认知活动,也是一种令人身心愉快的、必要的审美体验。
-
树与碑
-
作者:
赵践
来源:
苏州杂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梓树
银杏树
庭院
历史上
苏州碑刻
年轻
辛夷
苏州人
果实
-
描述:
到苏州碑刻博物馆去,不妨先看树。其实早在人民路上就已经见到了——车过三元坊,压出杏黄色围墙的那一长溜浓密树冠,便是。树,应当说本来就是古文庙一景。《苏学十题》是北宋时期的府学教授朱长文先生所著的诗篇
-
意大利纪念碑雕塑印象
-
作者:
齐子春
来源: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纪念性建筑
意大利
雕塑
-
描述:
,远看只是一片树林,郁郁葱葱,并不见什么高大的碑体和雄伟的雕像,但这里却是鼎鼎大名的十九世纪政治家马吉尼的纪念碑。(图1)走进不规则的花岗岩条石铺成的小路,方圆各异的花岗岩造型石块在路的两旁形成各种有趣
-
战争遗址纪念碑的价值评价——以南京大屠杀遗址纪念碑为例
-
作者:
杜若菲
王红扬
史北祥
王有正
来源:
上海城市规划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遗址纪念碑
评价
景观价值
战争遗址纪念碑
历史价值
-
描述:
战争遗址纪念碑作为城市雕塑的一种,是创伤记忆的载体,聚焦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作为战争遗址纪念碑最基本的价值——历史价值和景观价值却未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诸多纪念碑沦为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