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守住破立之间的底线
作者: 暂无 来源: 工友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艺术节   纪念碑   推土机   “倒”   “立”   开发商   线  
描述: “十一”长假刚过,一把雕塑刀和一辆推土机同时冒犯了公众。在北京,通州宋庄文化艺术节上出现了一尊以李宇春和周笔畅为原型的“超女纪念碑”;在上海,五卅烈士殉难处纪念碑被一家开发商拆掉。“立”起了一个东西的同时“倒”了一个东西。[第一段]
超级艺术年的巨大旅程——评“卡塞尔文献展”“威尼斯双年展”“明斯特雕塑项目”展
作者: 戈奥格·英达   姜俊   来源: 公共艺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纪念碑   威尼斯双年展   艺术   异域文化   卡塞尔文献展   雕塑   中世纪  
描述: 和作为“晚近”文艺复兴遗留下来的纪念碑式的建筑。对此他们同时也在认知异域文化和各种不同的习俗,积累新的印象,以及构筑对于今后事业至关重要的人脉网。心照不宣的目标还有对于情色体验的追求,有时甚至可能喜结良缘。
宗教和英雄主题的雕塑家:伊万·梅舍特洛维奇
作者: 王珏   朱琳   来源: 公共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美国   纪念碑   南斯拉夫   主题   威尼斯   宗教   科索沃   雕塑家   早期作品  
描述: 伊万·梅舍特洛维奇(Ivan Mestrovic,1893-1962),是南斯拉夫和克罗地亚的雕塑家和建筑师,被誉为文艺复兴之后最伟大的从事宗教主题创作的雕塑家,也是首位在世期间所雕刻的人物作品进入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艺术家。早期生涯伊万的童年在奥塔维斯村的乡下度过。在他16岁那年,一位来自斯普利的石雕大师帕维尔·比利尼克(Pavle Bilinic)发现
身体的诗学与政治——关于向京近作
作者: 高士明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纪念碑   意识形态   灵魂   肉体   基督教   身体   所有人   日常生活   雕塑  
描述: 就像现在,我把自己抱在怀里这是身体。只有身体,反复地活在世上。
1976年4月5日,天安门广场一个闯入历史的“蚁民”
作者: 阿坚   来源: 报刊荟萃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民英雄纪念碑   警戒线   历史   浮雕   天安门广场  
描述: 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之上 1976年4月5日,大约是7点左右,群众冲破了纪念碑一圈人墙警戒线后,一阵骚乱,我稀里糊涂的就被人托上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上面的平台。
浅论唐李寿墓室石刻艺术
作者: 张伯龄   来源: 碑林集刊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龟形   石椁   李渊   灵龟   唐时期   粗犷豪放   石刻艺术   唐太宗李世民   碑林博物馆   李寿墓  
描述: 1973年,从陕西省三原县陵前乡焦村的李寿墓内,出土了墓门、石椁和龟形墓志等石刻~①,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石刻艺术陈列室,这些石刻造型奇特,雕刻内容丰富,形象简洁概括,线条粗犷豪放,是初唐时期很有
关于昭陵六骏被盗真象的几个问题
作者: 郗琳   来源: 碑林集刊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年   拳毛   礼泉县   长孙氏   唐太宗李世民   白蹄乌   昭陵六骏   陈树   飒露紫   碑林博物馆  
描述: 昭陵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削平群雄,建立唐朝的征战中所乘六匹坐骑的写真石雕,列置于昭陵祭坛,用以纪念他自己的丰功伟绩。昭陵是唐太宗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墓,位于礼泉县东北22.5公里的九嵏(zong)山上。六骏分别雕凿在六块巨大的长方形石料上,每块约高1.71米、宽2.05米、厚0.3米;采用减底浮雕手法,棱棱露骨,质朴雄健,是唐代石雕
西安孔庙概说
作者: 马志祥   来源: 碑林集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年   拳毛   礼泉县   长孙氏   唐太宗李世民   白蹄乌   昭陵六骏   陈树   飒露紫   碑林博物馆  
描述: 西安碑林博物馆是在西安碑林和原孔庙旧址上建起来的,在馆南墙(影壁)的南侧至今还浮雕着"孔庙"两个巨型大字。当你走进博物馆的大门时,依次看到的牌坊、泮池、石门、小殿(仪门)、两庑都是孔庙的附属建筑
《石台孝经》刊刻经过及题名诸臣考
作者: 陈财经   来源: 碑林集刊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字   云瑞   《文苑英华》   希烈   上柱国   缠枝牡丹   孝经   如玉   碑林博物馆   玄宗  
描述: 步入碑林,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石台孝经》亭,其上悬挂着林则徐题写的"碑林"二字匾额,《石台孝经》即立于其中。这是西安碑林博物馆最大、位置最显著和最著名的一通石碑碑身由四块青石合成方柱体,置于
唐万善寺尼神道咒石及相关的史地问题
作者: 呼林贵   来源: 碑林集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字   云瑞   《文苑英华》   希烈   上柱国   缠枝牡丹   孝经   如玉   碑林博物馆   玄宗  
描述: 1998年秋,我们在高陵县文管会做馆藏文物鉴定时见到一方"神道咒石",觉得很有意思,经询问,方知是1983年在高陵县建材厂施工时发现的,同时还发现高15厘米,底径8厘米的汉白玉雕刻的宝葫芦形塔刹一件,底饰两层仰莲浮雕,雕刻精美。另外还发现一小型的青石减地刻石门一套,门楣减地刻两两相对的一对朱雀,朱雀高饰花冠,展翘起舞,两朱雀之间饰花卉。门框雕饰缠枝,近底部雕饰狮子,其意近于门两侧门墩石上的守护狮子。这一组
< 1 2 3 ... 12 13 14 ... 99 100 10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