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硬质】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望闻问切:青花“梧桐纹”外销瓷
-
作者:
马景龙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印度公司
滕王阁序
《新民晚报》
边饰
南浦
沃尔克
景德镇窑
化蝶
度秋
硬质瓷
-
描述:
明代为欧洲市场设计烧制了"梧桐纹"瓷器,在中国,它似乎被遗忘了,而欧洲人反客为主,仿制不断 2001年10月,APEC会议在上海成功举办,受到国内外高度赞赏
-
我看《郭沫若》
-
作者:
隋建国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方面的效应
艺术感受
米开朗基罗
硬质材料
立体性
雕塑家
时间已过
小型雕塑
雕塑艺术
立体造型
-
描述:
根据中华世纪坛的设计创意,建筑结构和艺术设计整体方案的要求,世纪坛组委会决定的主体建筑三层环廊上,安排40尊中华文化名人雕像,与贯穿世纪坛南北的青铜甬道上记载五千年沧桑岁月和主体坛内的巨幅壁画相辉映,层层递进,相得益彰地昭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与科技成就。 经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社科院等院校的著名文史哲专家提名,并审定通过的中国古代和近现代28位文化名人;由第六届文代会、中国科协和全国中小学文化名人挂图所确定的现代文化科技代表性人物12名。这40位文化名人,由中宣部审核原则认可,中国文化部等相关部委和专家再次确认,最终于1999年10月正式确定。他们分别是:老子、屈原、司马迁、祖冲之、王羲之、李白、吴道子、李清照、关汉卿、李时珍、曹雪芹、詹天估、鲁迅、华罗庚、郭沫若、冼星海、梅兰芳、齐白石等。 中华世纪坛将组织40名雕塑家分别设计创作,预计到2004年底全部完成,安放在中华世纪坛坤体环廊中。首批安放的是由李象群创作的《郭沫若》和田世信创作的《齐白石》。雕像自揭幕之日起,就颇为人们所关注,特别是郭沫若雕像,众说纷纭,各抒己见,从而引起了一次关于肖像雕塑再认识的学术争端。本刊特刊发部分艺术界专家学者的观点,以及其他相关?
-
从鲁西亚诺·法布罗作品中得到的启示
-
作者:
高蒙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属管件
艺术界
20世纪
意大利
现代艺术博物馆
启示性
硬质材料
个人作品
鲁西
60年代
-
描述:
鲁西亚诺·法布罗(Luciano Fabro)的名字对美国艺术界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前,他还没在美国举办过个人作品展。1992年秋,由圣佛兰西斯科现代艺术博物馆绘画与雕塑总监约翰·科威尔(John Caldwell)主持,举办了一场包括法布罗60余件作品的回顾展,从而使得法布罗的名声在美国艺术界广为人知,法布罗作品的启示性在于,通过作品这一中介,他所显示的是对世界无穷奥妙
-
比利时拉纳雕塑公园见闻
-
作者:
成阳
来源:
科学与文化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私家花园
安特卫普
硬质材料
雕塑家
雕塑公园
跨国企业
获奖作品
比利时
美术展览
-
描述:
丛中隐逸着拉纳别墅及美术展览馆一座。除常年在美术展览馆内举办室内绘画展览之外,重头戏在于每年一次在户外举办的雕塑作品展,除留下每年度一等奖获奖作品外,雕塑作品全部换新。这也是对雕塑公园概念的一种新的演绎。这里的雕塑展览极富特色。2001年展出来自各个国家111位雕塑家的290件硬质材料的雕塑作品,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