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鼻烟壶
作者: 张荣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雕   青花斗彩   景德镇   艺术作品   艺术效果   破格创新   制作   艺术魅力   发展   雕塑  
描述: 鼻烟壶是盛放鼻烟的专用器具,随着吸闻鼻烟习俗的兴起应运而生,在中国古代文物中是一个独特的品种。清代鼻烟壶的制作,首先是从宫廷造办处开始,然后扩展到民间作坊。据文献记载,清官内务府造办处设立于康熙初年,是专做御用物品的皇家工厂。它初设14个作坊,之后随其需要不断增设,至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已有42个作坊。在康熙三十五年至四十二年间(1696-1703年),宫廷造办处玻璃厂首先烧制出了御制玻璃鼻烟壶,随后又制作出铜胎画珐琅鼻烟壶和瓷鼻烟壶。令人遗憾的是,康熙时期的玻璃鼻烟壶已荡然无存。现存世的“康熙御制”款铜胎画珐琅鼻烟壶为清代最早、也是最为可信的御制鼻烟壶。由于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皇帝对鼻烟壶的雅好和推崇,并将御制的鼻烟壶赐给外官内臣,鼻烟壶的制作由宫廷发展至民间,广东、扬州、苏州、北京、山东、景德镇、福州、内蒙古、宜兴等地先后竞相制作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鼻烟壶。地方官员为讨皇帝欢心,也将民间作坊制作精美的鼻烟壶贡入宫廷。清代鼻烟壶的制作呈现出官民并举,异彩纷呈的局面。 清代用于制作鼻烟壶的材料很多,金、银、铜、瓷、玻璃、玉、松石、玛瑙、碧玺,水晶、翡翠,青金石、孔雀石、珊瑚、象牙、琥珀、竹、木,葫芦、漆、紫砂、蚌壳、碳晶、果核、端石、铜胎珐琅等应有尽有,人们可根据各自所好,广泛选择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