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破格】搜索到相关结果 6 条
-
开拓陶瓷山水畫藝術的新領域——劉偉和他的窑變鄉村山水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拔尖人才
江南
江西省
色釉
杰出青年
陶瓷研究
景德镇市
破格晋升
人民政府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劉偉,江西新干縣人,1962 年生于景德鎮, 1984年畢業于景德鎮陶瓷職工大學美術系,1997 年被破格晋升為高級工藝美術師。2001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西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現為景德鎮
-
韩德荣陶瓷艺术作品选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艺术瓷
工业美术设计
破格
上海市
陶瓷研究
设计师
景德镇市
陶瓷艺术
惠民
-
描述:
先生学瓷艺,1978年被破格提升为陶美设计师,翌年入该厂陶研所,专职高档陈设瓷的设计与绘制。作品曾多次赴京、港等地参展,1983年赵上海景德镇艺术瓷厂瓷器服务部筹建指
-
汲古而化 破格创新——记景德镇雕塑瓷厂
-
作者:
刘祖燃
胡利民
逸品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雕
青花斗彩
景德镇
艺术作品
艺术效果
破格创新
制作
艺术魅力
发展
雕塑
-
描述:
如果你有机会来景德镇雕塑瓷厂参观,你可以看到无数千姿百态的瓷雕作品;诸如古今人物,佛像尊神,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山石亭楼,台灯玩具……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有的形体巨大,有的细如须发小如花蕊,这些精湛的瓷雕都具有十分诱人的艺术魅力,宛似一朵朵名花异草,争奇斗艳地永开不谢在百花园中。
-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鼻烟壶
-
作者:
张荣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雕
青花斗彩
景德镇
艺术作品
艺术效果
破格创新
制作
艺术魅力
发展
雕塑
-
描述:
鼻烟壶是盛放鼻烟的专用器具,随着吸闻鼻烟习俗的兴起应运而生,在中国古代文物中是一个独特的品种。清代鼻烟壶的制作,首先是从宫廷造办处开始,然后扩展到民间作坊。据文献记载,清官内务府造办处设立于康熙初年,是专做御用物品的皇家工厂。它初设14个作坊,之后随其需要不断增设,至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已有42个作坊。在康熙三十五年至四十二年间(1696-1703年),宫廷造办处玻璃厂首先烧制出了御制玻璃鼻烟壶,随后又制作出铜胎画珐琅鼻烟壶和瓷鼻烟壶。令人遗憾的是,康熙时期的玻璃鼻烟壶已荡然无存。现存世的“康熙御制”款铜胎画珐琅鼻烟壶为清代最早、也是最为可信的御制鼻烟壶。由于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皇帝对鼻烟壶的雅好和推崇,并将御制的鼻烟壶赐给外官内臣,鼻烟壶的制作由宫廷发展至民间,广东、扬州、苏州、北京、山东、景德镇、福州、内蒙古、宜兴等地先后竞相制作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鼻烟壶。地方官员为讨皇帝欢心,也将民间作坊制作精美的鼻烟壶贡入宫廷。清代鼻烟壶的制作呈现出官民并举,异彩纷呈的局面。 清代用于制作鼻烟壶的材料很多,金、银、铜、瓷、玻璃、玉、松石、玛瑙、碧玺,水晶、翡翠,青金石、孔雀石、珊瑚、象牙、琥珀、竹、木,葫芦、漆、紫砂、蚌壳、碳晶、果核、端石、铜胎珐琅等应有尽有,人们可根据各自所好,广泛选择
-
杜朝晖:风格万变 个性永存
-
作者:
张珊珊
来源:
商情·鄂商(生活读本)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雕
青花斗彩
景德镇
艺术作品
艺术效果
破格创新
制作
艺术魅力
发展
雕塑
-
描述:
时尚圈里有句亘古不变的黄金信条,那就是“时尚万变,风格永存”,但在杜朝晖看来,这句话并不适用于艺术家居的范畴,人们一旦一味的从众于某一种风格,那么这种风格就丧失了原本的意义,风格万变,个性永存,最好的风格就是自己的风格。 美莲说 宋代周敦颐著有《爱莲说》,“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杜朝晖也一样,独爱莲这位花之君子,于是把自己的店命名为“美莲社”,和《爱莲说》一样的诗意。 美莲社新空间主打艺术家居,种类繁多,有陶艺、瓷器、板画、油画等,大多是学院派艺术家们的精心之作。每一位来美莲社新空间的顾客,都会被周遭的艺术氛围所感染,满眼所见,手所触及,皆是让人爱不释手的艺术品。那些陶塑的京剧人偶就静静的摆在桌上,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态,都像是在演绎自己的真实世界,让人不禁感叹设计者的心思巧妙。美莲社新空间里的陶艺除署名的设计师之外,多为石湾陶艺,石湾陶艺是中国陶艺最具代表性之一,景德镇和龙泉多为器物,而石湾陶艺多为人物和动物,低温烧制,栩栩如生,郭沫若曾赞誉“巧夺天工凭妙手,石湾该是美陶湾。” 在湖北美院学习的8年时光,使杜朝晖养成了独特的审美和专业的鉴赏眼光,并且深深迷恋上了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年画、剪纸、皮影、汉绣、社火脸谱,渐渐为人们所淡忘的民间艺术精华在这里再次回归,犹如一汪清泉,在遍地钢筋水泥的世界增添了些许人味。
-
哥窑文物价值几何?“五大名窑”中谜团最多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市县风采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雕
青花斗彩
景德镇
艺术作品
艺术效果
破格创新
制作
艺术魅力
发展
雕塑
-
描述:
简要内容:古代文人的审美中,追求一种病态的缺陷美,哥窑烧制过程中形成奇特的残缺,反而成了人们大加追捧的元素。哥窑虽是民间私窑,却在后世备受人们青睐,元明清仿制者颇多,但其制作工艺已不能与宋代哥窑相媲美 近几年,拍卖市场上的康雍乾瓷器一次次地拍出天价,人们对青花、粉彩、斗彩等瓷器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但宋代瓷器却少有现身拍卖行,一是因为大量新藏家的审美标准转向了艳俗与富贵,二是因为宋瓷稀少,位列宋代五大名窑的哥窑瓷就更是少之又少。宋代朝廷先是指令几个烧瓷质量好的窑场,如定窑等烧造贡瓷,后来嫌定窑瓷“有芒”,转而专门设立汝窑、钧窑等官办瓷窑。后来,人们把“汝、官、哥、钧、定”称为宋代五大名窑。五大名窑代表了中国单色釉瓷的最高水平。汝窑最为珍贵,世界上收藏有汝窑的博物馆不足10家,馆藏汝窑传世物总计为67件。早在明清时期,民间即有“纵有家财万贯,不抵汝窑一件”的口碑广为流传。哥窑的存世量也很少,据专家估算,哥窑瓷器全世界也就几百件,台北故宫藏有190多件,北京故宫藏有几十件。 哥窑是存世瓷器中谜团最多的一个,窑址至今没有定论,有人说在河南,有人说在景德镇,有人说在杭州,还有说在浙江龙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