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砚】搜索到相关结果 12 条
-
“质文并重”特质在明代中晚期瓷砚中的体现
-
作者:
刘乐君
李天中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质文并重
文化内涵
艺术特征
瓷砚
-
描述:
中国是文房四宝的故乡,其独有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发展的产物。砚是古人不可缺少的文房用具,被誉为"文房四宝之首",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方好砚能为书画创作
-
品赏几方高浮雕澄泥砚
-
作者:
瑞霖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洮河砚
砚林
几方
砚堂
澄泥砚
红丝砚
绛州
文房四谱
高浮雕
四大名砚
-
描述:
澄泥砚是砚林中奇葩,四大名砚之一,它源于秦汉时期的砖瓦,唐代以后制作工艺逐步完善。到了宋、元、明、清初,发展到了高峰,乾隆以后,就失传了。唐、宋时澄泥砚皆为贡品,受到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推崇。唐代大书
-
平素板砚放异彩
-
作者:
瑞霖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火捺
平板砚
镂空雕
浅浮雕
端溪
歙州砚谱
文人雅士
高浮雕
鱼脑冻
蕉叶白
-
描述:
砚的制作,从唐代开始,步入黄金期,到明清登峰造极。宋以后,砚台不单是磨墨写字的工具,也是文人雅士案头可玩可赏的艺术品。砚的式样越来越多,宋《端溪砚谱》列各式端砚49种,《歙州砚谱》所载歙砚造型达
-
洮州绿石含风漪,能泽笔锋利如锥——2014洮砚文化研讨会召开
-
作者:
封尘
来源:
民间文化论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洮砚
利如
制作技艺
分党组成员
何鄂
文化研讨会
甘肃岷县
国家民委
洮州
工艺美术大师
-
描述:
洮砚因地产洮河流域的岷县、卓尼、临潭等县,石料以绿色为最佳,故又称为洮河绿石砚,它是中国三大石质名砚之一,2008年,洮砚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进一步挖掘和保护洮砚制作
-
让你脑洞大开的达利雕塑
-
作者:
暂无
来源:
党政论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生
齐白石
真情
砚台
毛泽东
-
描述:
让你脑洞大开的达利雕塑
-
全析新文人砚代表作《祥云佛龛砚》的设计与雕刻
-
作者:
曾鹏德
来源:
甘肃高师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洮砚
祥云
佛龛
浮雕
-
描述:
以亲身设计雕刻的洮砚作品《祥云佛龛砚》展开论述,全方位地从甘肃省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产业着手,强力推广洮砚和敦煌文化产业,将二者强强联合,以巧妙地设计和精湛的雕工,无佛胜有佛,可以说是一件堪称完美的作品。文章分为两大部分,详细的设计思路和雕刻过程说明,希望对业界同行和爱好者能有所帮助。
-
突破与创新——浅谈洮砚《吉祥如意砚》的设计与雕刻
-
作者:
曾鹏德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洮砚
方圆文化
砚雕技艺
平面构成
-
描述:
洮砚,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被当代社会文化阶层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寓意与艺术诉求。不仅成为艺术家施展才艺的重要载体,也成为艺术市场艺术品收藏的一个重要文化组成之一。笔者经多年的潜心研究学习,在洮砚创作
-
在画中享受人生
-
作者:
主旋
来源:
现代营销(信息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龙尾砚
景区管理
陈复礼
景区开发
凭什么
综合收入
画中
上真
婺源
李坑
-
描述:
在百度中输入"中国最美的乡村"几个字,你就会看到满满的网页全都显示的是——婺源。点击进去,你会被一张张图片吸引,你会想,世界上真的还会有这么美的地方吗?这是某位画家的油画作品吧?或者这照片肯定被PS过!还有人会说,中国最美乡村,祖国大好河山千千万,凭什么你婺源就会是中国最美的乡村呢?我也是带着这种种的疑问,开始
-
白明专辑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创作评谭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汪笑侬
胡敬修
龙泉剑
俞砚霞
画中人
汪派
落盘
哭祖庙
辕门斩子
嘎调
-
描述:
1965年出生于江西余干。 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执行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国家画院陶瓷艺术研究所副所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协IAC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中国陶艺网(www.artcn.net)艺术总监,《中国陶艺家》杂志常务副主编。
-
梅兰芳入党
-
作者:
李红
来源:
新长征(党建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程砚秋
陈毅副总理
中国京剧院
一级工资
中国戏曲研究院
共产主义事业
入党申请书
京剧大师
单位党组织
天都
-
描述:
1959年初春,梅宅书房里很暗,只有窗前一点光亮。梅兰芳披着一件深灰色的上衣,面朝窗户伏案认真地书写着,一连十多天都这样。他凝重的神态,融合着书房里的色调,似是一幅庄严的油画。梅夫人进屋轻问:“何不请秘书笔录或整理呢?”梅兰芳放下笔,郑重答道:“不,这不能请人代笔!”原来,桌上厚厚的一叠文稿,是他重新亲笔撰写的《入党申请书》。《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本人已过花甲之年,却时刻自问:我为什么要申请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