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研究型大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走进伯明翰大学:以平实红砖建入世之学府
-
作者:
黄堃
李芮
来源:
中国西部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实
学生
研究型大学
伯明翰大学
地质学家
张伯伦
红砖
英国
就业率
学府
-
描述:
一直以来,伯明翰大学都被公认为是英国10所最杰出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建校至今100多年来,它凭着高质量、多领域的研究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该校先后培养了两名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和罗伯特·安东尼·艾登。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也是毕业于伯明翰大学,获得该校的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在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的西南部,高高矗立着一座红砖建成的钟塔,它周围环绕着许多同样风格的建筑,墙壁都保持简单的红砖本色。这些红砖墙上分布着一些人物浮雕,既有牛顿和瓦特等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也有手执矿镐的普通工人。这里是著名的"红砖大学"伯明翰大学的校园,正如平实的红砖建筑所象征的,这儿并不是远离现实的"象牙塔",而是紧密联系社会和注重实际应用的学府。
-
羊角的无名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西部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实
学生
研究型大学
伯明翰大学
地质学家
张伯伦
红砖
英国
就业率
学府
-
描述:
文/本刊见习记者李杨 图/本刊摄影记者马君豪 行过窄巷子,绕进宽巷子。作为“成都的会客厅”,这里云集着“最成都”的各种味道。所有敞开的大门,无外乎都是商店、酒吧,还有什么比这些更加喧哗?偶然一处与众不同的斜立石门,宽巷子11号,便是这样的闹市,那木尔羊角,就居住在这里。 宽巷子“招牌” 井,通仙;一坐,羊角;一门,庐恺。宽巷子11号,隐于闹市,却又远离尘嚣。青砖石瓦,篱笆墙外,恍如隔世。 那木尔羊角,宽窄巷子原住民中硕果仅存的满蒙后裔。那木尔,在蒙语中意味秋天。在宽窄巷子里,你可以在很多地方邂逅他,无论是街口的甜水面馆,或是花可茶馆的门口,还是他自己的家门口——宽巷子ll号。他也着实好认,永远拎着一个黑色公文包,头发花白,样貌很不成都,笑起来像个孩子。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还是幼儿园中班。” 羊角所居住的宽窄巷子,被誉为成都风情的一道名片。羊角毕生结缘于此,见证了这里60年来的历史变迁。羊角居住的地方有一道斜立的古朴石门,门楣写着几个难 以辨识的汉字,古色古香。羊角说,这是用钟鼎文写的“庐恺”二字。“庐,是茅屋,恺,是快乐。就是说住在茅屋里也生活得很快乐。”羊角用这两个字,简单而深刻的诠释着他的艺术追求与生活态度。随着岁月的流逝,羊角和那两个古怪的字一起,成了宽巷子的招牌。今年世博会上,四川馆还特意复制了羊角的“庐恺”石门,用以展示四川特有的风情。 艺术追求很“纯粹” 羊角,同时是四川美术家协会、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在四川音乐学院教书,并在设计院兼职。羊角的身世颇具传奇色彩, “祖爷爷是清朝的信使,主要送从成都到陕西的信件,后来去北京,在皇宫用马桶时,因为不小心踩到机关, 个女像木偶猛然弹起,并递给他草纸,因而受了惊吓生病去世。爷爷则是清末的武举人……”羊角说,他的父亲干过电工、纸扎等,本身就可以算作一个手艺人。羊角历代殷实的家境在羊角父亲这代逐渐没落下来。羊角小时候身体不好,由于家庭困难,在学习上也是举步维艰。曾经在工作和学习上多次“折腾”, “读一段时间书,没钱了,又去工作,存够钱了就又读书。”还好,在25岁“高龄”的时候,羊角总算念完了大学。困难的家境,让羊角不得不在求学路上投入大量的精力于生计,他做过电工,卖过早点,卖过水果,在文化用品厂做过学工……羊角的求学之路一路走来,格外艰难。 “一直就很喜欢美术,十二三岁的时候经常搞一些刻章玩,还在丧葬店做纸扎学徒。结果有幸承蒙画家陈子庄老师的教导,才慢慢走上了正轨。” 之后羊角参与了大邑著名泥塑“收租院”雕塑工作,孙中山铜像修复,大型浮雕《长征》的主雕等许多美术工作,此外还参与了锦里的规划设计。 羊角时常会连着几天画画,沉浸在一种完全忘我的创作氛围之中。然而让人费解的是,羊角却常常会把刚做好的字画,付之炬,让辛苦得来的字画,尽作灰烬。 “这是为了追求最好、最纯粹的艺术。”羊角解释,自己喜好美术,一不为名,二不为利,更不是为了钱,他纯粹只是希望自己能创作出最好的作品。 无名却有“名”的作品 羊角的工作室很简单,一桌一椅。工具也极为简单,往往刀一锯足矣。“泥塑还只用自己的手呢。”羊角表示,一件艺术品的完美与否,并不在于工具的数量,而更多的是注重于作者是否倾注了自己的文化内涵。 “现在的市场竞争很残酷,一定耍活到老,学到老,保持自己的文化水平不断地更新,才能做出真正的好作品,光有技术去制作,脱离了文化,那做出来的作品最多也就是个好看的作品。”在羊角看来,雕塑是种不动的艺术。它需要人们倾注自己的想象力进去,把自己所特有的文化气质带到作品中去。在羊角的作品上,往往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而浓郁的自然和谐感。木头上的“木疙瘩”或者被雕琢成一个美丽的记号,或者描刻为一个别具一格的饰品。那些歪歪扭扭的树枝在羊角看来,是一头愤怒的公牛高昂的牛角,又是一位隐居诗人飘逸的长须。 “潘鹤制作的《艰苦岁月》,一个老红军, 个小红军。可以让人有无限的联想,他们为什么在这里吹笛子,吹的什么歌?是因为打了胜仗?还是缓解战争带来的疲惫?”羊角说,艺术应该是充满想象,天马行空。 在被问及羊角作品的名字的时候,羊角给出了一个格外让人惊讶的答案。 “我的作品都没有名字。”原来,一直以来,羊角所追求的艺术境界都是无止境的联想。在羊角看来,如果为一个作品取了名字,那么每个看到这个作品的人,在欣赏它的同时,思想都也会被这个名字所束缚,而无法在艺术的联想世界中走得更深更远。 大概正是因此,便有了羊角没有名字的作品,没有边境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