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谈莫罗的素描和米罗的版画
作者: 朱维明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铜版画   石版画   艺术家   浪漫主义   印象主义   莎乐美   古典主义   作品   象征主义  
描述: 在从事素描和版画教学中,我总是不能不提到莫罗和米罗,他们有着独特的风格,是有国际影响的美术大师,除油画外,莫罗在素描方面,米罗在版画方面都有他们突出和独到的成就。现仅就他们的这两方面,谈谈我对他们的认识,并郑重地推介给读者。
贾科梅蒂的绘画艺术 光之体验
作者: 伊夫·博纳富瓦   马静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素描   文艺复兴   体验   石版画   色彩   绘画艺术   贾科梅蒂   双重使命   作品  
描述: 一为了理解最后这个阶段,我们必须对先前一些时期加以重新考虑,因为贾科梅蒂作品中的某一方面还没有被讨论过。直到现在,我们才能掌握他作品中的全部意义。这个方面出现在绘画中。似乎接近它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注意,除去表象外,雕塑家和画家,这两个词刻在他的墓碑上。贾科梅蒂对他亲身实践的这两种艺术形式的态度中肯定有一种不对等存在。它们确实有资格组成整个墓志铭,因为自文艺复兴末以来它们的双重使命就一直很不寻常,尤其当这两个术语被赋予了相同的分量时。但是事实上,它们在贾科梅蒂的生命中真的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吗?或者说,如果
我是这样一路走来——苏新平集评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生价值   超现实   艺术理念   终极关怀   石版画   油画作品   社会矛盾   艺术语言  
描述: 苏新平早期以版画成名,后又以油画作品享誉艺术圈。从石版画到油画,再到其他媒介如雕塑或者装置,苏新平始终平静地革新着艺术语言,以沉思者的视角观察世界,一路走来,他用画笔不断追问着社会矛盾、人生价值、艺术理念与终极关怀。他的画作中“总带着空寂和荒诞,或者带有某种超现实意味的东西”。
反思“低谷”中的中国版画
作者: 唐承华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场价格   收藏家   版画艺术   低谷   石版画   艺术家   工作室   日本版画   艺术品   中国版画  
描述: 我最初接触版画,是1992年在日本爱知艺术大学院读油画研究生的时候。当时,版画作为一门必修的课程,十分普及。经过基础训练,我被版画特殊的肌理效果和"偶然性"的艺术魅力所吸引,从此便与之结下不解之缘。幸运的是,2000年我在纽约留学时,结识了版画家廖修平教授,并得到了他的教诲,受益匪浅。后经廖教授推荐,我进入了曼哈顿伊莉莎白文教基金会所属的"创造版画工作室"。那里聚集着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版画艺术家,与他们的交流使我时常有新的发现和体验异域文化的感受。这些国内外生活和教学的经历,使我对版画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验。孩提时,我们都有过使用硬纸片或其他材料图刻纹样,再涂上彩色铅笔,印压在纸上的经历。从某种意义上说,那已经是版画了。版画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同
寻找真正的杜米埃(续)
作者: 再萌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资本主义   股份公司   塞万提斯   摔跤运动员   独特风貌   石版画   讽刺画   典型人物   骗子手   心理刻划  
描述: 艺术上的独特风貌 在这个世界上,杜米埃唯一倾心关注的是人。用最洗练的手法表现社会性的人,通过对人物的刻划去表现那个时代最本质的东西。这是杜米埃艺术最突出的特点。 他的讽刺画,即使是讽刺性肖像画,也决不仅仅限于讽刺某个具体人物,而是择取其典型意义,着重于揭示由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所决定的必然产物。例如,他利用了当时戏剧中塑造的骗子手罗贝尔·马凯尔的形象,使之在社会的各个阶层出现:一会儿是股份公司的经纪人,一会儿是银行家,一会儿是“慈善家”,一会儿又是医生、律师、新闻记者、小偷、或国王本人……总之,杜米埃要告诉观众,这样的骗子手和阴谋家在当时法国社会的每个角落都能找到。又如,他的那些讽刺肖像雕刻,虽然也有名有姓,但无不是昏庸、贪婪、阴险、阿谀奉承等典型人物。而那一系列表现唐·吉诃德的油画,也决不是塞万提斯小说的简单图解。在那一幅幅具有深刻心理刻划的画面上,既有艺术家的自我写照,又反映了当时正在人们身上重复演出的唐·吉诃德式的悲剧。
用“存在”创造“虚无” 解读贾柯梅蒂的艺术
作者: 胡莺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末   画家   虚无   石版画   艺术家   解读   雕塑家   “存在”  
描述: 、素描和石版画的评价。贾柯梅蒂早年曾受超现实主义的影响,也对萨特的存在主义感兴趣。他的作品追求一种“相似性”,也体现出“存在”与“虚无”的矛盾,表现人的孤独无援和“空无”的忧伤,反映出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后人们心灵所遭受到的创伤,以及他们追求自由的强烈愿望。他说:“我作画与雕刻,是
马蒂斯的版画
作者: M·B·祖鲍娃   佟景韩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表现手段   铜版画   麻胶版画   画家   石版画   亨利·马蒂斯   表现力   马蒂斯   书籍装帧  
描述: ,有钢笔画、炭笔画、鬃笔画、铜版画、石版画、麻胶版画、单版画、书籍装帧和彩色剪纸。其中还应包括大念珠小教堂的大型壁画。这种多样性,从油画家来说是罕见的。 马蒂斯的版画艺术同他在油画和雕塑领域里的
逐渐恢复的记忆:陈九如教授访谈录
作者: 陈九如   路洪明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语言   水彩画   石版画   记忆   版画教学   版画语言   表现效果   艺术形式   作品   中国版画  
描述: 绘画语言的纯化与泛化是相对的,在不同的历史境况中显示不同的意义,相对于当时以木版画为主的创作总体面貌,我的版画似乎是在泛化版画语言,吸收了油画、水彩画的某些手法;而相对于石版画故乡——欧洲的经典石版
民族的空间
作者: 殷双喜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空间   形式语言   张敏   石版画   少数民族   作品   中国版画   符号化   人物形象   建筑与音乐  
描述: 民族的空间殷双喜张敏杰在中国美术馆的第一次个展显示了他旺盛的艺术创造力和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雕塑《对话》具有极少主义的简洁,人物的造型已简约至单纯的柱体,只有鼻梁暗示出形象,但艺术家将6个柱体背向而立,在其后脑上置放了击剑防护面罩,却显示出波普式的幽默...
从“织工暴动”谈珂勒惠支的铜版画技巧
作者: 陈晓南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5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主自由   创造性   劳动人民   鲜明特色   石版画   艺术家   暴动   装饰   凿齿   技巧  
描述: 爭的战士。她的創作非常丰富,不論是銅版画、石版画、木刻或彫塑和素描,都具有概括简练、深刻动人的鲜明特色。她用直截了当的表現手法,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困苦、飢餓、疾病和死亡,同时也反映了人民的团結和英勇斗爭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