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石坊】搜索到相关结果 1 条
-
安徽文化史─—建筑·园林·雕塑部分(三)
-
作者:
潘国泰
朱永春
方咸达
来源:
安徽建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建筑形式
地藏
许国石坊
明中都
砖木结构
稷坛
晋斋
安徽文化史
马头墙
竹山书院
-
描述:
第六章明清时期一、明清建筑概况明代开国皇帝朱元津建都南京,毗邻的安徽为南京的天然屏障,凤阳又是他桑祥之地。便将安徽划入直隶,直接由京师管辖,成为明初的政治腹心地区和建设中心。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将凤阳定为中都,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规范营建。历时六年,除官闭、城地、钟鼓楼等基本完成外,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园丘、方丘、日月坛、社稷坛、国子监等,也接近完成。于凤阳西南十五里,扩建朱元津父母陵墓。建成一组规模宏大的陵墓建筑群。初荐号英陵,后改为皇陵。朱元津还为开国功臣立功臣庙,建府第。并效仿西汉初年徙天下富豪充实关中的做法,将大批江南富豪迁往凤阳。一时,凤阳成为繁荣壮观的都市。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停建中都后,朱元潭并没放弃从政治上充实、强化中都。在此设一个留守司的军事建制,在整个直隶地区,其驻扎的兵力数量仅次于京师。芜湖是沟通安徽南北及长江上下游的港口城市。元代时,已是千帆林立,八方商贾云集,商业很繁荣。明代中期.成为全国印染中心,其印染业与松江棉纺织业、苏杭丝织业、铅山造纸业、景德镇制瓷业并称全国五大手工业专业区域,元代统治者严禁汉人使用铁器,芜湖炼钢业迫停顿,明代,手工炼钢得到恢复和迅速发展,成为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