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书画鉴定之我见
作者: 杜昱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求形似   皆吾   书画鉴定   艺术价值   矿物颜料   精细入微   中国绘画   笔工   题画诗   书画作品  
描述: 书画鉴定,即是在我们欣赏书画作品时,辨其真伪以及合理评判其艺术价值。先从中国绘画的大致分类谈起,中国绘画总体分为工笔与写意两种表现形式。工笔绘画用笔工整细致,敷色讲究层层渲染,细节刻画精细入微,笔触细腻,描绘生动。写意绘画则崇尚笔墨简练,豪放洒脱,通过对物象一瞬间的描摹抒发作者的心中所感。徐渭题画诗曰: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据皆吾五指裁。
论郑板桥题画诗的艺术特色和价值:读《郑板桥集》有感
作者: 范杰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价值   风格   郑板桥题画诗  
描述: 郑板桥是清代中期一位集官员、艺术家、文学家于一身的传奇人物,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时人以"郑虔三绝"称之;他以其"怒不同人"的姿态活动于历史舞台上:"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徐悲鸿称赏郑板桥是"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郑板桥题画诗创作的数目是相当巨大的,其大部分作品作于1753潍县罢官到1765年在扬州卖画期间。郑板桥题画创作的艺术形式五彩斑斓,丰富多样。其创作题材、创作体裁以及创作特色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本文旨在通过对郑板桥题画诗的赏析来揭示、挖掘蕴含在其中的艺术风格和价值。
丹青题咏 妙处相资——题画诗艺术表现手法浅论
作者: 韩晓光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志   丹青   李白   唐代   中国   自居易   创作   艺术表现手法   古代诗歌   题画诗  
描述: 丹青题咏 妙处相资——题画诗艺术表现手法浅论
丹青题咏 妙处相资——题画诗艺术表现手法浅论
作者: 韩晓光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审美效应   题画诗  
描述: 题画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园地中的一枝清采。它把诗与画这两种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丹青题咏,妙处相资”,两者珠联璧合,交映生辉,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本文试从八个方面对题画诗的艺术表现手法作了初步探索。
崇真 向善 求美 创新:陈之佛的工笔花鸟画
作者: 丁涛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画大师   求美   开拓精神   二三十年代   向善   工笔花鸟画   傅抱石   近现代   工艺美术   题画诗  
描述: 在近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历史长廊中,人们不会忘记陈之佛(雪翁)(1896—1962)先生的丹青伟绩。这位集绘画和工艺美术两个学科成就于一身的学者、画师、教育家,其勤奋事艺的开拓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有感于二三十年代中国工笔花鸟画园地阒寂荒芜的最象,陈之佛在倡导工艺美术事业的同时,于不惑之年决然投缘于工笔花鸟。1942年在重庆首次举办了《陈之佛国画展》,一幅幅新颖典雅、意境优美、趣涉装饰的画作,令观众耳目一新。谁知现代有黄筌,粉本双勾分外妍;艺术元凭人格重,似君儒雅更堪尊,著名书画家陈树人的这首题画诗,生动简约地揭示了陈之佛花鸟画极不平常的品位和风韵;书画大师傅抱石早年也曾仰慕地在《雪翁梅雀图》一画中题赞道:花鸟至今日,纷纷多径蹊。漫狂
天趣若随吾笔转画禅无墨教谁参:释普荷及其书法艺术蠡评
作者: 曾铭   来源: 书法艺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禅文化   书画艺术   董其昌   画禅   中国书法   弘一法师   思想体系   书法艺术   八大山人   题画诗  
描述: 自佛法东传,佛学的精粹得以与中国本土文化儒、道并列合流,禅文化便以其特有的境界渗透到各种艺术派别之中。文学、音乐、绘画、雕塑乃至书法艺术,都留下了禅僧们的探索足迹与贡献。浏览中国书法史,禅僧而享大名者,从智永、怀素、高闲直至髡戏、八大山人、石涛、虚谷、弘一法师,代有传灯,光耀禅林。然中国数千年来的儒家思想体系和以士大夫为首的书坛主流主管坛坫,致使不少红尘外的高士受到有意无意的排挤或遗忘,
谈题画
作者: 汪曾祺   来源: 当代学生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画   工笔画   金冬心   明代   郑板桥   写意画   中国画   题画诗   文人画   日本画  
描述: 题画是中国特有的东西。西方画没有题字的。日本画偶有题句,是受了中国的影响。中国的题画并非从来就有,唐画无题字者,宋人画也极少题字。一直到明代的工笔画家如吕纪,也只有在画幅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写上一个名字。题画之风开始于文人画、写意画兴起之时。王冕画梅,是题诗的。徐文长题画诗
继承和发扬我国诗、书、画相结合的美学传统
作者: 郑谦   廖野   来源: 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字画   画与诗   书法艺术   继承和发扬   书法意象   甲骨文   民族特色   美学传统   题画诗   艺术美  
描述: 继承和发扬我国诗、书、画相结合的美学传统郑谦,廖野我们是学文艺的,对西方美术、包括现代派的某些作品都颇感兴趣,但我们更喜欢中国画,尤其是那些诗、书(这里是指书法)、画结合得好的作品,更能引起我们经久难忘的强烈美感。西洋画,无论是油画和水彩,与西方各民...
谦和含雅韵 庄正蓄风骨
作者: 许江   来源: 上海艺术评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雅韵   朱先生   吴昌硕   毕业创作   朱颖   温柔敦厚   中国美院   二十四诗品   松鹤延年   题画诗  
描述: 在中国美院大院里,朱颖人先生为艺专深、为人谦和是有名的。朱先生是踏着解放的隆隆炮声进入中国美院的前身杭州艺专的。如今,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一直在美院工作的老师已为数不多了,年近九十高龄的朱先生依然在艺术的田园里辛勤耕耘,他的为人和作品都一派祥和,然而那内里总含清风雅韵,蕴得一种风骨。朱颖人先生的从艺道路颇具坎坷。他1947年进入苏州美专学习油画,1949年从苏州美专经考试转学到杭州艺专继续学习油
墨彩蕴籍 雅俗共赏
作者: 晏子   王笑非   来源: 中华民居(中旬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顾问   艺术水平   重庆市   中国当代   艺术魅力   东方艺术   文史研究   中国美术   题画诗   文人画  
描述: 折扇原产日本,北宋传入我国后,一直受到文人墨客、才子佳人的青睐而广为流传。元、明、清文人画的勃兴,扇画与之附言,蔚成风尚,成为我国文人画中的一支奇葩,享誉画坛。直到后来独立成为一种"扇文化"而盛行于画林。这些"扇画",代表了王闲影先生至高的艺术水平。清新、自然、生动、玲巧,是生活的升华,也是先生艺术魅力的一种展示。先生的题画诗全是自作,都是根据题材、立意有感而发。与画相得益彰,珠联璧合。他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