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画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感性经验的诗意记录:第二届中国油画写生作品展对于当下绘画性品质的关切
-
作者:
尚辉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主体
形象
图像化
油画写生
现代主义
图像时代
感性经验
作品
记录功能
绘画性
-
描述:
展览名称:可见之诗——第二届中国油画写生作品展主办单位:中国油画学会展览时间:2012年4月15日至4月25日展览展厅:中国美术馆13号至17号厅展品数量:200余件绘画的图像化是电子图像时代难以摆脱的一种绘画窘境。借助于手机和互联网,电子图像的生成与传播实现了即拍、即传、即见的图像信息播布方式,形象抓拍和记录功能远比绘画来得轻松容易。应该说,电子图像时代比胶片图像时代,更彻底地冲击了绘画原有的形象记录功能。如果绘画完全放弃形象记录功能,那么绘画发展,似乎也会进入相对窄小的领域。如现代主义绘画大多放弃了所见形象的记录而另辟蹊径,探寻绘画本体与艺术主体的心象表达和表现,但现代主义诸流派,只是人类艺术史的一段
-
从“革命”的叙事到“生命”的思考
-
作者:
水天中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群英会
油画艺术
艺术家
前苏联
列宾美术学院
思考
历史画
作品
绘画性
-
描述:
林岗1925年生。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1954年-1960年,在前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约干松工作室学习,获硕士学位及艺术家称号。回国后,继续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曾任油画系第二画室和第四画室主任多年,油画系研究生导师。1999年获俄罗斯文化部授予的普希金勋章,并被聘为俄罗斯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先后创作十余幅巨型历史画,如:《狱中》(1961)、《井冈山会师》(1975)、《万众心相随》(1976)、《东渡》(1976-1977)、《万里征程诗不尽》(1977)、《女兵》(1986)等,其中多数作品被国家博物馆珍藏。作品《群英会上的赵桂兰》1951年荣获全国年画一等奖,《峥嵘岁月》(又名《长征路上》,与庞涛合作)1979年获全国与北京市优秀作品二等奖,并于1998年在美国及西班牙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的中国5000年展出。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并有多幅作品被重要博物馆和画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