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甘肃甘谷县发现三方汉代画像砖
作者: 张卉英   来源: 考古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馆   博物馆   雕刻   浅浮雕   汉代画像砖   甘谷县   纹饰   造型   狩猎   天水市  
描述: 1987年天水市四中教师刘大有同志去甘谷县出差时,在友人家中发现三方甘谷县城内出土的画像砖,雕刻精美、造型生动,在征得朋友的同意后,立即带回损献给原天水市文化馆,这三方画像砖现由天水市博物馆收藏
玲珑蔡家寺
作者: 王琪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初二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甘肃省   甘谷县  
描述: 与蔡家寺(位于甘肃省甘谷县)邂逅,是在一个夏日的午后,蔡家寺宛如一幅精致的山水画,好像躲避着人们的视线,静静地偏安于时间之外。
甘谷县文物考察小记
作者: 赵俪生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魏   彩绘   崖面   秦州   甘谷县   相似处   杂诗   文物考察   浮雕   乐山大佛  
描述: 本年七月下旬,应甘谷县的邀约,对该县古迹、书画等进行了首尾十日的参观、旅游和考察。现将匆促中之所见,写为简短的纪要如下。 一古迹 (一)大像山。山在县城西门外约三里之遥。大佛像位在凿开的岩壁之上
人面鲵鱼彩陶瓶
作者: 李春   来源: 丝绸之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爬行动物   彩陶   甘肃省   始祖神话   文化形态   鲵鱼   文物局   甘谷县   远古神话   中华第一龙  
描述: 2001年6月12日,对于甘谷县乃至甘肃省来说,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中国与比利时联合发行了一套《陶瓷》邮票,而这套邮票上的中国陶瓷,就是甘肃省甘谷县出土的人面鲵鱼彩陶瓶。人面鲵鱼彩陶瓶
清凉黑潭寺
作者: 王琪   来源: 丝绸之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甘谷   玲珑   寺院   大雄宝殿   云烟   流火   春秋   白云   石桥   佛陀  
描述: 七月流火的日子里,甘谷古坡是一片清凉世界。那儿山清水秀,清风似梦;那儿碧云烟渚,芳草如茵。于是,在一个烈烈炎夏,穿过浓夏的热情,走过树林的荫翳,来到古坡,来到古坡河畔的黑潭寺,寻找昨日的旧梦,寻找佛陀的背影。   一座石桥横落在古坡河上,临水而居,借着古刹的佛光,石桥也有了禅的姿态。桥的对岸就是享誉陇右的古坡黑潭寺。此岸与彼岸,犹如梦中与梦醒,隔着一道明月晓风,隔着一段古岸垂柳,走过去,就是渺渺的云水禅心,走过来,就是扰扰的滔滔红尘。我能走过这玲珑的石桥,又能否走进那深邃淡远的禅境?几十年来,我走过无数这样的小桥,但始终没有走出一段成熟的岁月。   黑潭寺始建于元至正元年(1341),明时重修,清朝时有一道人在此修道炼丹。如今,它栖隐于苍茫的石鼓山下,深藏于悠悠的古坡河畔,优雅淡定,无意春秋。立于石桥,隔着溪流淙淙,隔着杨柳依依,就能隐隐望见高旷巍峨的庙貌和古朴典雅的陶雕。那一尊尊形态各异、精美绝伦的脊兽,巍然在庙脊之上,独立在白云之下,静静地眺望远方的苍茫,固执地坚守佛祖的慈悲。它牵引着人们景仰的视线,体现着当地古朴的风情,也反映着古冀文化的博大精深。   盛夏的黑潭寺,群山环抱,满目苍翠。
文雅渭阳
作者: 王琪   来源: 丝绸之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雅   文化底蕴   人文气质   油菜花   黄土高原   甘谷县   人文历史   风土人情  
描述: 沿着渭河的堤岸,牵着时光的影子,在氤氲的油菜花香里,我轻轻地走进渭阳古镇(隶属甘肃省甘谷县)。这座被时光烟雨浸润了千年的小镇,虽然没有锦绣江南的玲珑雅致,也没有北国大镇的富丽堂皇,但它却有着灿烂的人
甘谷大佛:石窟雕塑艺术中的瑰宝
作者: 李亚太   来源: 丝绸之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甘谷大佛   石窟雕塑艺术   佛教艺术  
描述: 甘谷大佛雕凿于北魏至盛唐时期,融合着强烈的西域风格与中华雕塑艺术个性,是一尊精美绝伦的佛教雕塑艺术珍宝。其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明显的地域性,蕴含着丰富而深奥的文化信息和登峰造极、匠心独具的艺术魅力。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