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普本·凯克:你无法满足所有的人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作品   实验性   20世纪   领军人物   国际性   艺术家   现代艺术   油画作品  
描述: 凯克因其对阶级话题和性话题具有丰富的修饰风格和敏锐深刻的观察而成名,他是印度现代艺术中的主要领军人物,同时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国际性艺术家之一。此次的展览中陈列着生动的油画作品、明亮的水彩画还有实验性的陶瓷作品。
脉脉乡情寄笔端:方文贤陶瓷画作品读
作者: 子墨   来源: 世界知识画报:B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作品   品读   方文   釉里红   青花   乡情   瓷艺   画作  
描述: 我和文贤是半个老乡,他在陶瓷艺坛笔耕已有30多年了。我趁缝隙看了一些文贤创作绘制的陶瓷作品,那青花,那釉里红,那色釉综合装饰,抑或粉彩,新彩,无不情动于中而形于画。最令人心动的是,其山水、花卉、人物的情感元素,皆是“脉脉乡情寄笔端”。
“创造属于我的美感类型的作品”——读胡小军的陶瓷艺术作品
作者: 思望   何志鹏   来源: 大武汉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作品   中国陶瓷   艺术家   性质   有材料   美感   陶瓷艺术作品   类型  
描述: 用手拉出生命的旋律 中国陶瓷艺术是综合性艺术——有雕塑性质的造型,有材料质地性质的胎釉,还有绘画性质的纹饰。这三大构件,其实也是中国陶瓷审美的三大要素。胡小军陶瓷艺术“遁而作他体”的“审美类型”,也是从这三个方面突破的。不像今天一些陶瓷艺术家有“分工”,只是最后在绘画或烧制工序上作一个大师标签似的“亲笔”或“亲烧”,胡小军从拉坯、修坯、画坯、上釉到烧制全过程都完全由自己独立完成。他不希望自己的作品类似于别人,他要将自己的生命节奏和情感、旋律,都熔铸在陶瓷作品中。
五彩缤纷,DIY工艺蜡烛
作者: 姜肇宇   来源: 大众商务(小投资)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作品   DIY   工艺蜡烛   市场前景   朋友  
描述: 案例篇:法国朋友送给我一个可爱的蜡制小公主。这小家伙做工、成色绝不亚于一般的塑料、陶瓷作品,而且是用蜡烛做的,可欣赏,可点燃、照明,还散发着浓郁的香味。朋友得意地说,这种东西中国根本没有卖的。感叹中,我突发奇想,要是开一个这样的工艺蜡烛店,是不是很时尚、很有市场前景?[第一段]
五彩缤纷,DIY工艺蜡烛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众商务(小投资)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作品   DIY   工艺蜡烛   市场前景   朋友  
描述: 五彩缤纷,DIY工艺蜡烛
看看世界各国国宴都吃些啥
作者: 马璐璐   来源: 大众商务(小投资)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作品   DIY   工艺蜡烛   市场前景   朋友  
描述: 外国国宴通常为晚宴,出席者8时到场,端杯聊天,常常于9时或10时入席进餐。出席国宴的人都着正式服装,按排定的席位入座。大家谈政治、谈友谊,当然也说天道地,天南海北。国宴一吃常常就是两三个小时,但饭菜却远比人们想象中简单:往往是少许冷盘,一或二道热菜,一道甜食,外加面包和饮料随时应索提供,完全没有当年康熙老爷子大摆满汉全席时的阔绰与奢侈。 当然,饭菜简朴不代表“礼轻情不重”,实际上西式国宴特别注重礼仪,其功夫往往在饭菜之外。比如在瑞士,联邦政府主席为招待各国外交使节而举行的国宴,都是三菜一汤,加上一份甜食,但精明的主人善于用五彩缤纷的鲜花和美妙的音乐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气氛,让你有宾至如归之感。菜式的设计更是别出心裁,甜点上装饰有瑞士国旗图案,状若熊掌的蘑菇牛排看起来赏心悦目。瑞士的首都伯尔尼被誉为“熊城”,吃了这道菜,从肚子到脑子都再忘不了伯尔尼。国宴说起来很严肃,其实不外是一种饮食文化与民风民情的展示。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背景不同,饮食习俗也千差万别,所以各国的国宴也因地因民族而异,五彩缤纷。 日本国菜:生鱼片 日本人自称为“彻底的食鱼民族”。日本捕鱼量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每年还要从国外大量进口鱼虾,一年人均吃鱼100多斤,超过大米消耗量。
对于陶艺教学的几点认识
作者: 刘宁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作品   教学工作   陶瓷艺术创作   釉上彩   陶瓷艺术家   西洋绘画   瓷都   专业课教师   传统艺术形式   陶瓷艺术作品  
描述: 近年来人们对投资的意识逐渐增强。随着艺术品市场的蓬勃发展人们对艺术品尤其是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陶瓷格外的关注和追捧。作为艺术专业的专业课教师,有责任将陶瓷艺术的知识宣传和普及给学生们。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工作,我想谈谈我对《陶艺》这门课程的几点认识。一、陶瓷艺术的发展传承脉络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传承的脉络,演变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又是和当时的政治、文化、经济紧密相关的。在现有的陶瓷艺术欣赏课程中老师往往强调陶瓷的美学教育,而对于为什么在
泥浆里生长出来女孩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服装(北京)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作品   陶瓷雕塑   雕塑作品   艺术家   双面设计   泥浆   女孩   生长  
描述: 日前,香港佩斯画廊(PACE Gallery)举办了日本神级艺术家奈良美智(Nara Yoshitomo)的个展《陶瓷作品以及其他(Ceramic Works and……)》,这是佩斯画廊与奈良美智的第四次合作,集结了艺术家最新创作的陶瓷雕塑、绘画及纸上小作,延续这位开创性的当代艺术家在表达与形式上的创新手法。其中的12件陶瓷雕塑作品部分采用双面设计,在正面及背面呈现出不同的样貌,展现奈良美智纯熟的技艺和独到的艺术眼光。
慈禧太后钦点的瓷器
作者: 许剑锋   来源: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作品   中国陶瓷   劳动人民   创作题材   工艺美术史   烧制技术   瓷器   慈禧太后  
描述: 中国陶瓷的发明和使用曾在中国物质文化史和工艺美术史的发展过程中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艺术的结晶折射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睿智。在历代诸多陶瓷作品中,有的以烧制技术著称,有些以创作题材闻名,还有个别作品是以其使用者的居住地或其所要期盼的吉祥寓意为名,令人为之称道。晚清时期烧造的“大雅斋”粉彩系列瓷器,便是
少浓妆淡抹总相宜:记青年瓷艺家涂志浩和他的窑变粉彩
作者: 嵇旭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作品   青年   陶瓷艺术家   粉彩  
描述: 陶瓷作品是“火的艺术”结晶。谁能熟悉并控制窑火,谁能得心应手灵活运用各种陶瓷材质,谁就能成为“火的艺术”宠儿.谁就能制作出陶瓷艺术的精品绝品甚至不朽之作。这对所有的陶瓷艺术家、几乎都是个不可逃避的诱惑。
< 1 2 ... 11 12 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