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瓶】搜索到相关结果 1056 条
-
大清山:世界最大瓷瓶获得吉尼斯认证
-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江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瓶
人文景观
大清
尼斯
认证
自然
乾坤
世界
-
描述:
当日,目前世界上最大瓷瓶——三清圣境乾坤瓶在世界自然山成功获得吉尼斯认证。三清圣境乾坤瓶,通高2.1米,1.56米,重约2吨。瓷身绘制了青花“三清圣境图”,展山惊、险、奇、绝、古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并有中国著沈鹏所书“含英咀华”四字。
-
景德镇陶瓷产业低碳化发展瓶颈及政策建议
-
作者:
黄琛
吴姗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低碳化
瓶颈
-
描述:
在全球气候变暖、能源危机及环境恶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景德镇传统陶瓷产业为甩掉高碳的帽子,也在积极寻求低碳转型发展的道路。从景德镇陶瓷产业低碳化的发展成果入手,重点分析低碳进程中遇到的瓶颈,并提出推动景德镇陶瓷产业低碳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
浅谈粉彩瓷器修复 ——以清光绪景德镇粉彩描金云龙纹葫芦瓶为例
-
作者:
周庆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修复
文物保护
光绪粉彩葫芦瓶
-
描述:
本文以笔者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修复的清光绪景德镇粉彩描金云龙纹葫芦瓶为例,分述其修复过程,总结修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可以给以后修复类似瓷器或者相同修复问题的人一些借鉴与经验,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汇总一些专业理论知识。
-
景德镇陶瓷学院教师作品
-
作者:
何科丁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修复
文物保护
光绪粉彩葫芦瓶
-
描述:
景德镇陶瓷学院教师作品
-
景德镇元代青花梅瓶艺术美感之探析
-
作者:
陈闽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美感
景德镇元代青花
梅瓶
-
描述:
本文试对元青花梅瓶造型、料色和纹饰进行分析与研究,深入诠释其制作工艺、艺术美感及底蕴厚重的历史文化,以加深世人对元代青花梅瓶的认识。
-
宋代景德镇青白瓷壶(瓶)成型工艺初探
-
作者:
赵小东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
景德镇
成型
青白瓷
壶(瓶)
-
描述:
宋代的景德镇青白瓷生产了大量的壶(瓶)造型的瓷器。北宋时期景德镇壶类继承了五代景德镇青瓷壶的拉坯成型法,而南宋开始景德镇壶瓶类盛行阴模印坯成型。
-
值得一说的景德镇“元青花”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至正
元青花
青花料
双耳瓶
白釉瓷
皇室人员
中国皇帝
青白瓷
马桥
梅瓶
-
描述:
关于元青花,不仅普通民众,甚至于一辈子与瓷器打交道的瓷器专家对它也知之甚少。由于史籍缺载,又缺乏有明确纪年的实物佐证,几百多年间,世人对元青花的认识与了解一片空白。由于元青花的可考历史短暂,并且其数量十分珍稀,由此对元青花的出生地之争也是最多的。有学者提出:景德镇至今未发现大规模生产窑
-
新时期景德镇传统手工艺陶瓷发展的瓶颈与对策
-
作者:
何科丁
来源:
佛山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新时期
对策
瓶颈
复兴
传统手工艺
-
描述:
千年瓷都景德镇是一座以传统手工艺陶瓷产业支撑发展起来的城市,但在工业化经济发展迅猛的新经济形势下,景德镇传统手工艺陶瓷的发展面临的瓶颈。本文结合景德镇传统手工艺陶瓷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梳理了景德镇传统手工艺陶瓷的发展面临的瓶颈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
-
浅述明、清时代景德镇青花瓷的发展
-
作者:
张平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折枝花
官瓷
雍正朝
传世品
成化青花
梅瓶
黄地青花
洪武青花
平等青
-
描述:
浅述明、清时代景德镇青花瓷的发展
-
发蜡瓶的弯销侧抽芯注射模设计
-
作者:
余冬玲
于盛睿
吴南星
来源:
铸造技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注射成型
模具设计
发蜡瓶
侧抽芯
-
描述:
分析了化妆品发蜡瓶注塑件的工艺特点,针对注塑件的形状特征,设计了弯销侧抽芯双分型面注塑模,并介绍了发蜡瓶注塑模具结构及模具的工作过程.采用此模具结构,实现了瓶口外螺纹成型及对生产效率的要求,生产的注塑件符合质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