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青花热水瓶,“奇葩”藏品
作者: 邓为   来源: 工会博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藏品   青花瓷器   郑和下西洋   想像力   专家点评   创作者   热水瓶  
描述: 《寻宝》栏目举办晋江专场。一位藏友展示了一件青花瓷器.称是明永乐青花热水瓶.是郑和下西洋装开水用的。这位藏友表示,如果物品是真货,应该值至少一百万元。现场专家点评称。感谢陶瓷创作者丰富的想像力.如果郑和地下有知肯定打喷嚏。
丹麦举办海边雕塑节
作者: 暂无 来源: 公共艺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奥尔胡斯   日至   饮料瓶   游客体验  
描述: 度艺术家Arunkumar HG运用75000个使用过的饮料瓶盖创作了名为Droppings and the dam(damn)的雕塑作品,陈设在奥尔胡斯海边。五颜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涂序生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江西南昌   博览会   花瓶   江西省   现场表演   大师   创作   国家级   工艺美术  
描述: 涂序生,祖籍江西南昌,1942年生于景德镇,陶瓷世家,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景德镇陶瓷美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自幼承其父亲涂奂庭教授。擅长粉彩陶瓷装饰,精于人物,工于花鸟、走兽、山水。1991—2004年先后应邀赴美国、香港、菲律宾、新加坡等地举办陶瓷艺术作品展,并现场表演;2000年10月人物画《屈原》
景德镇明代民窑青花瓷器
作者: 赵明璟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崇祯   景德镇   底径   牡丹纹   艺术风格   艺术起源   民间艺术   梅瓶   民窑  
描述: 景德镇明代民窑青花瓷器(封二、封三)艺术起源于劳动,起源于民间。这些凝聚着古代工匠聪明才智,散发着浓郁的民间艺术芬芳的民窑青花瓷器,其艺术风格简炼、质朴、生动或豪放,是劳动人民创造的艺术珍品。现将江西省博物馆馆藏的民害青花瓷器介绍如下:.青花缠枝莲...
景德镇洪武青花瓷器考辨
作者: 陈克伦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青花瓷器   景德镇   龙纹   永乐   洪武时期   釉里红   器物   梅瓶   宣德  
描述: 我国在陶瓷器上使用钴料着色的历史开始于唐代,唐三彩陶器上的蓝彩,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使用实例。几乎与此同时,青花瓷器也开始出现。不过,从唐代到元代前期这一漫长的时期内,青花瓷器的发展十分缓慢。一直到元代后期,即十四世纪三十年代以后,随着大型器物制作技术的成熟和进口青料的引入,再加上当时海外贸易发达,所有这些都促使景德镇青花瓷器生产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得到迅速的发展,导致以器型硕大雄健、纹饰层次繁褥、描绘工整细腻、青料发色浓翠为主要特点的典型元青花的出现和大量生产。
上海博物馆新藏“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蝠桃纹橄榄瓶”
作者: 张东   来源: 中国博物馆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粉彩瓷器   官窑   景德镇   雍正时期   清朝   粉彩蝠桃纹橄榄瓶   上海博物馆  
描述: 上海博物馆新藏“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蝠桃纹橄榄
“青瓷仙子”元青花
作者: 喵呜   TP   来源: 当代学生(读写)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欧洲贵族   人物故事   瓷胎   麒麟纹   佳士得   梅瓶   艺术品拍卖   鬼谷子   中国瓷器  
描述: 翻开色彩浓重的历史画卷,元青花永远是那一抹最明净素雅的美丽。而人物故事纹青花大罐"鬼谷子下山",更堪称元青花中的传奇。在2005年7月的英国佳士得公司拍卖会上,它一登场,立即征服了英国的富豪政要。雄浑矫健的造型,张力十足的纹饰、浓艳深透的青花发色、通体弥漫的雄霸之气……还有什么比这更完美的?最终,它以2.3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成交,不仅创下了佳士得公司亚洲艺术品拍卖的最高成交纪录!
永乐青花缠枝牡丹纹净水瓶
作者: 康蕊君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器形   北京故宫   执壶   造形   缠枝牡丹   耀眼夺目   御窑   净瓶   大祭   水瓶  
描述: 青花缠枝牡丹纹净水瓶,高足造形独特繁丽,耀眼夺目,为永乐一朝之稀珍,数世纪后,其祥瑞寓意,更得乾隆帝敬仰赏爱。净水瓶非日常使用之器,于宫廷中亦仅作礼器之用,惟可见于少数重大祭典场合,其造形大异于当朝
宋代至清代梅瓶局部造型设计特征及其演变
作者: 李航   来源: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   局部   演变   梅瓶  
描述:是中国古代陶瓷器型的代表,也是国人文化审美的体现。本文运用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对梅的口部、颈部、肩部等局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梅在造型功能上呈现出由盛酒的实用器向插花的陈设器转变的规律特征,并揭示出造型演变背后的不同朝代的审美变迁。
名品鉴赏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针刻   宣德青花   盘口瓶   官瓷   御窑厂   鱼藻纹   明宣德   团花纹   师法自然   凤纹  
描述: 明宣德青花鱼藻纹葵花式洗本品为明宣德青花鱼藻纹葵花式洗,其发色明艳,纹饰线条流丽自由,绘游鱼悠然自得,穿梭莲草之间,予观者自在无拘之感,为中国历代御瓷少见罕例。明宣德景德镇御窑厂任用专业画师绘瓷,官瓷纹饰因受宫规所限,多为龙纹、凤纹,或其他象征皇权纹饰,格式拘谨庄重,却少笔意趣味。本品表现了画师娴熟笔法,挥洒画功底蕴,故而造就出最灵动迷人的御瓷纹饰。鱼藻纹较其他自然题材更需画师敏锐写生观察,师法自然,以纯熟技法再现水中鱼草姿态。本品的
< 1 2 3 ... 10 11 12 ... 104 105 10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