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由“热点”问题阐发的思考
作者: 刘炳南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园林设计   规划设计   设计制图   设计创作   专业人员   雕塑家   城市雕塑   文化系统   环境美化   城市建设  
描述: 城市雕塑质量问题和雕塑市场混乱的问题是雕塑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从历史的、现实的客观概况和对我国雕塑家的发展过程及城市雕塑发展阶段的特定因素加以分析比较,不难从中得出一条很通俗的道理:城市雕塑的质量来源于雕塑家的质量;雕塑市场的繁荣取决于对雕塑事业重视和管理的程度。优秀的雕塑家和雕塑人才的提高来源于优秀的学校、高师的指导、严格的实践训练。雕塑人才的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
作者: 张昆先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意   环境设计   规划建筑   文化名人   自然环境   康有为   交响组曲   青岛   环境艺术   艺术形式  
描述: 如何使雕塑与环境完美地结合,如何使雕塑同环境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使自然环境闪烁出人文色彩,使雕塑的思想主题通过对环境的再构思得以光大,使雕塑这一单一艺术形式通过环境的辉映而收到震撼人心的效果,这是
城市雕塑环境问题探讨
作者: 朱光忠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问题探讨   亨利·摩尔   艺术统一   雕塑作品   十字街   艺术效果   雕塑家   环境问题   环境艺术   城市雕塑  
描述: 人类所处的环境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被人们按自己的意愿不断进行改造、加工,使它带上人类主观愿望的感情色彩,赋予它情调意境。包括城市雕塑在内的环境艺术也是诸多因素契合的统一体,互相之间来不得半点的生拼硬
1996中国雕塑论坛专家发言(摘要)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讨会   艺术家   美术学院   文化发展   文化艺术   雕塑家   环境艺术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工艺美术  
描述: 李绵璐(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秘书长、《雕塑》杂志社社长): 这次论坛是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首届《雕塑》杂志创刊大会暨研讨会上决定的,可以说是去年研讨会的继续。 此次大会收到论文40余篇,无论到会的人数和收到论文的篇数都比去年的研讨会有所增加。这说明我们雕塑界、工艺美术界、理论界更加繁荣了。 梁平波(浙江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
工笔画家王叔晖
作者: 孟庆江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连环画   司马相如   西厢记   工笔画   艺术功底   工笔重彩画   崔莺莺   个性鲜明   作品   人物形象  
描述: 由于王叔晖具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在她的笔下也就能产生各类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她的作品才能于世永存,仅举几件佳作为例:《西厢记》条屏年画中的“听琴”,描绘张生隔窗抚琴,他以一曲司马相如的“凤求凰”打动莺莺;窗外宁立侧身的崔莺莺,在静静地倾
第一届中国哈尔滨国际雪雕比赛略述
作者: 杨世昌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行雕刻   造型语言   世界各地   国际比赛   略述   哈尔滨   艺术家   堆雪人   环境艺术   俄罗斯队  
描述: 以大自然恩赐的白雪为材料进行雕刻的雪雕艺术,是艺坛上盛开的奇葩。在世界各地,凡是有雪的地方,雪雕装点着城市和乡村,形成一种特有的环境艺术和雕塑语言。 白雪不再是孩子们堆雪人的专利,雪在艺术家手里升华了,雕刀使僵硬的雪块有了生命,有了美感;雪雕使冬季不
杨英风与龙凤雕塑
作者: 张昌   来源: 装饰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化   空间环境   人文景观   文化交流   银行总行   组织构造   景观雕塑   公共空间   美术馆   制作工艺  
描述: 矗立在台北银行总行广场的一件12米不锈钢《凤凰来仪》雕塑,以其简洁的形体、舒展的姿容、雄浑厚重的体魄、生动的造型、精美的制作工艺及特定的美学韵味与人文景观共融于公共空间之中.这件雕塑的作者就是享誉海内外的台湾本土雕塑家杨英风教授.去年金秋,在由台湾海基会倡议、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实施的大陆赴台文化交流活动中,我有幸结识并拜访了杨英风教授,记得那是在我们参观了台湾的历史馆、故宫、美术馆以及中央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文化大学后的一个下午,由台湾美术界同仁林先生、李先生陪同参观了杨英风美术馆,随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我们直上七楼拜访杨英风教授.在高大的书架和工作台前杨教授热情
现代公共建筑内动态要素的运用
作者: 夏万爽   来源: 装饰装修天地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公共建筑   空间环境   公共建筑  
描述: 现代公共建筑内的动态要素,能改善其空间环境的视觉效果,使空间环境丰富多变,生机盎然。现代公共建筑内动态要素的运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直接运用露明电梯、自动扶梯、旋转地面、活动雕塑等动态要素
尽情展现“眼之魅”——上海城市雕塑一瞥
作者: 思纷   来源: 今日上海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   雕塑作品   文化底蕴   标志物   城市雕塑   城市建设   个性色彩   作为   神韵   人性化   艺术品   环境艺术   总体规划   公共艺术  
描述: 尽情展现“眼之魅”——上海城市雕塑一瞥
尽情展现“眼之魅”——上海城市雕塑一瞥(二)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日上海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   雕塑作品   文化底蕴   标志物   城市雕塑   城市建设   个性色彩   作为   神韵   人性化   艺术品   环境艺术   总体规划   公共艺术  
描述: 尽情展现“眼之魅”——上海城市雕塑一瞥(二)
< 1 2 3 4 5 6 ... 7 8 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