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新发现刘开渠抗战题材版画组画《开封城大锄奸》
作者: 裴建国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连环画   封城   刘开渠   上海图书馆   宣传工作   组画   版画   抗战题材   中国人民   雕塑  
描述: 信息等一百余条。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刘开渠发表在《抗战艺术》上的版画组画(亦可称为连环画)《开封城大锄奸》。《抗战艺术》是协助各种抗敌宣传工作的文艺刊物,旨在发挥文艺在抗战中的特殊
公共性是城雕之魂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希腊   雕塑作品   自然环境   城市居民   公共性   城市雕塑   海外版  
描述: 张稚丹在2011年3月4日《人民口报·海外版》撰文认为,城市雕塑(urban sculpture)源于古希腊,泛指矗立于城市公其场所中的雕塑作品。杰出的城市雕塑,甚至会成为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标志。在后工业时期,由于“城市居民丧失了接触自然环境和使人精神振奋的条件”
公共艺术与园林杂谈
作者: 刘秀晨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奥运   三维空间   风景园林师   城市空间   创造艺术   艺术化   主题   城市公共艺术   环境   雕塑  
描述: 我不是搞雕塑的。不少人总是把雕塑等同于公共艺术。其实不甚合适。城市公共艺术是个广义的概念,它往往是以雕塑作为一种主题符号,创造艺术化了的三维空间。甚至,也许这个空间可能没有雕塑,只是被艺术化了而已。
从视觉空间到社会空间
作者: 王洪义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艺术   外部空间   社会空间   装置艺术   当代艺术   视觉空间   外部环境   完整性   作品   雕塑  
描述: 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的最大不同,是传统艺术注重作品自身的完整性,完成后的作品为独立观赏物,而当代艺术注重作品外部环境与空间,作品是环境的一部分。理解当代艺术,最重要的是身临其境和设身处
赵成民美术观:进行时插图、连环画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连环画   书法家   中国书法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水墨画   艺术气质   进行时   美术观   雕塑家   中国美术  
描述: 赵成民/1946年生于东北长春市。现为北京画院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我国当代著名的中国水墨画家、书法家、雕塑家、油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被称为中国美术界的探险家。1982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班毕业。兼任日本国现代中国水墨美术馆理事会理事,美国旧金山世界华人选美评审委员。
中英策展人论坛“当代艺术策划与文化环境”
作者: 高阳   徐虹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展人   展览策划   中国当代艺术展   中国形象   自我组织   中国艺术   艺术家   艺术发生   文化环境   美术馆  
描述: 馆合作举办的"当代艺术策划与文化环境"研讨会现在开始。今天的会议由中英连线邀请的英国约克郡雕塑公园的项目总策划人克莱尔和我共同主持。我可以用孔夫子的那句话表达我此刻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我们请克菜尔女士讲话。克莱尔:大家好,我是克莱尔,我们的雕塑公园在英国北部。我代表英国同事
黎明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硕士学位   城市艺术   指导委员会   美术学院   湖南长沙   环境艺术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广州市   中国美术  
描述: 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委员、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环境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市城市艺术委员会委员。
外国雕塑欣赏
作者: 李宏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美术教育   空间环境   骑马像   奥古斯都   雕像   现实主义精神   雕塑家   罗马式   象征主义   拜占廷  
描述: 另一方面,雕像上的人物神情、目光、姿态等均显示出与具体空间环境的关系,而不象《持予者》像那样,目光缺乏焦点和方向,仿佛梦一般地漫步于一个非特定的抽象空间里。在这里,奥古斯都正对着他的将士们训话
造型艺术教育应达成视而有见——《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讨论通信
作者: 王天一   郭绍纲   常锐伦   尹少淳   钱初熹   侯令   关克勤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建筑   艺术教育   美术教育   建筑设计   建筑艺术   艺术品   刘心武   黄鹤楼   环境艺术   建筑与环境  
描述: 范围,扩展对人的生存环境,对“造物”之美的关注。他们的改革思考,对培养学生的现代审美意识与创新精神,无疑是极其有益的,应当引起美术教育界的重视。江泽民主席指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创新
我看王朝闻先生的雕塑美学观
作者: 吴为山   来源: 中国美术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   内在精神   王朝闻   造型   雕塑理论   创作过程   雕塑家   作品   雕塑艺术   精神环境  
描述: 《雕塑雕塑》是王朝闻先生众多美学专著中唯一一部探讨雕塑美学的著作,对雕塑审美、雕塑理论、雕塑创作、雕塑欣赏等方面的探讨可谓入木三分且令人折服。王先生是雕塑家,对雕塑创作过程中的甘苦、得失,尤其是由创作过程而生发的思想灵花进行理论归纳,极为贴切地阐释了艺术的本体、本质问题。王先生是史论家,将具体的创作、将古今中外作品置于更为广泛而宏阔的历史时空中加以审视,得出中肯、透彻的评论。王先生是美学家,从司空见惯的
< 1 2 3 ... 30 31 32 ... 528 529 53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