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海上寻踪:明代青花瓷的崛起与西传
作者: 万明   来源: 国家航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传   青花瓷器   郑和下西洋   景德镇   海外贸易   明代   澳门   航海   葡萄牙人   中国瓷器  
描述: 一、明代青花瓷的崛起:从"俗甚"到风靡社会(一)青花瓷输出海外的证明明代洪武年间有一本书叫《格古要论》,后来在天顺年间又有其增补版《新增格古要论》。该书记载:"青花及五色花者俗甚。"由此可见,青花瓷在当时人眼里
陶瓷 牵出几多中葡交往故事
作者: 年端   秀明   来源: 中国食品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化县   陶瓷贸易   景德镇   咖啡具   里斯本   澳门   举办交易会   葡萄牙人   中国瓷器   葡萄牙殖民者  
描述: 陶瓷 牵出几多中葡交往故事
中国奢侈品在欧洲之② 中国瓷器:高级海外定制的先驱
作者: 雷蕾   来源: 文史参考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洲人   青花瓷   英国东印度公司   奢侈品   景德镇   定制   欧洲市场   荷兰东印度公司   葡萄牙人   中国瓷器  
描述: 如今电商网站上"全球购"、"海外代购"颇为盛行,人们找留学生或空姐代购外国奢侈品。其实早在新航道刚刚开辟、世界刚刚由分散走向整体时,海外代购业务就兴起了。欧洲的上流社会王公贵族,通过贸易公司来中国代下单定制瓷器,中国瓷器在当时欧洲掀起的热潮不亚于现在的iPhone手机。瓷器的英文名字就叫china,很长时间里它是被等同于中国看待的。有趣的是,iPhone针对不同国家有不
泛海逐波 瓷韵悠悠:明清时期中国瓷器欧洲之旅
作者: 王志强   来源: 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欧洲人   英国东印度公司   景德镇   贸易   明清时期   外销瓷   欧洲国家   葡萄牙人   中国瓷器  
描述: 2012年6月22日,《瓷之韵——大英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瓷器精品展》于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此展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英国大英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联合主办,精选大英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珍藏148件(套)精美瓷器,包括明代早期外销瓷、西方在中国定制瓷器、19世纪中期欧洲仿制瓷器,以及部分英国收藏家曾经收藏的中国官窑瓷器精品。此展展品之丰富和精美程度,在过去展览中实属
欧洲瓷器的“中国定制”
作者: 卡缪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欧洲人   青花瓷器   景德镇   中国公司   荷兰人   定制   荷兰东印度公司   葡萄牙人   中国瓷器  
描述: 17世纪,整个欧洲陷入了对中国的迷狂中。 1657年,一位叫托马斯·格拉威的英国人在伦敦开了第一家茶社,自此茶的香气便征服了整个欧洲。 而中国瓷器则征服了更加广阔的区域,从伊斯兰世界的萨非王朝到基督教的菲利普二世,这些剔透的花瓶、碟子成为了宫廷的重要藏品。 “在精致的瓷器那微妙的色调里,在颤动的中国丝绸那飞扬的光泽里,18世纪优雅的欧洲社会见到一种幸福生活的梦境,正和他们自己的乐观精神早已梦想过的那样”,一位历史学家后来写道。 1602年,刚刚成立不足一年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劫获了从中国满载货物归程的葡萄牙商船凯莎琳娜号。他们将船上的数十万件中国瓷器运抵阿姆斯特丹拍卖。令荷兰人吃惊的是,此次拍卖引来了大量富豪贵族的关注,其中不乏君主的身影,法国国王亨利四世购买了一套精美的餐具,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也争着购入瓷器。几日之内,所有货物被一抢而空。据简·迪维斯在《欧洲瓷器史》中记载“拍卖这一船瓷器,商人获纯利五百万盾”。 用神奇材料制成的中国瓷器 荷兰人的这一传奇经历震动了欧洲,一时间,全欧洲最有实力的君主、贵族、商人们纷纷把发财的目光投向了远东,投向了中国,投向了瓷器。
商海案例:徽商成功背后的经营之道(二)
作者: 李琳琦   宗韵   来源: 金融博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营之道   徽商   景德镇   顾客   作坊   经商   彩色纸   徽州   芜湖   牙人  
描述: 阮氏发家记自古以来,经商不成者各有其"败北"的原因,而经商成功者却往往具有相似的素质和经历。明清徽商阮弼发家的经历在徽商中具有典型性。
葡萄牙的漳州窑贸易
作者: 甘淑美   张玉洁   来源: 福建文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克拉克   南中国海   景德镇   装饰风格   贸易路线   漳州窑   世纪初   葡萄牙人   瓷器   瓷盘  
描述: 在西方,汕头器的名称来自对其出口地为中国广东省北部汕头港的误解,如今它的产地已经确认为相邻的福建省漳州地区的一些民窑。漳州窑主要生产外销瓷,活跃于明末清初。从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前半叶,这里生产的风格独特的瓷器从漳州月港大量出口到日本及东南亚国家,如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并有少量出口到欧洲和新大陆。虽然漳州窑瓷器受到景德镇(邻省江西省最大和最重要的窑场)很大影响,但它们的材质和生产方式存在很大
沃尔夫斯堡汽车城,西特汽车展厅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建筑导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圆曲线   汽车展   生活方式   巴塞罗那   沃尔夫   纯净白   建筑   汽车城   西班牙人   演化  
描述: 西特汽车展厅犹如一座有着浑圆曲线的纯净白色雕塑。穿过桥,路径将建筑的中心演化成一个娇柔的、看上去分外妖娆的形体。建筑的轨迹诠释着巴塞罗那的兰布拉斯、西班牙人的庆典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而地中海的艺术
如何识别外销瓷(一)
作者: 邢荣波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克拉克   图案   藏品   精品   青花   外销瓷   民窑   葡萄牙人   陈设品   瓷器  
描述: 如何识别外销瓷(一)
献给远方的友人
作者: 诗玛   来源: 瞭望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西班牙语   小幅油画   塑料玻璃   软木板   新中国   凯蒂   工艺品   西班牙人   国际广播电台  
描述: 今天一早,国际广播电台的一位老同学赶上门来,转交我一件从远方寄来的礼物。打开白色的大信封一看,是西班牙画家戈雅名作的复制品,六小幅油画粘压在软木板上,夹在透明的塑料玻璃里,是一件别致的工艺品。再看信封,上面有一行熟悉的、清秀的西班牙语:“诗玛和珠:我非常热烈地想念你们。凯蒂”“凯蒂?”我顿时惊喜交集,问老同学:“我们真的找到了?”
< 1 2 3 4 ...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