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版】搜索到相关结果 81 条
-
奥地利著名画家古特罗夫油画和版画展览在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展出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比勒陀利亚
奥地利
艺术理念
画家
中央美术学院
现代艺术
版画
美术馆
油画
-
描述:
奥地利著名画家古特罗夫油画和版画展览在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展出
-
信息之页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信息
画展
作品展
中国艺术
美术学院
音乐会
版画
江苏
北京
油画
-
描述:
第六届中国艺术节金秋时节在江苏隆重开幕,文化部第九届文华奖揭晓,奥地利著名画家古特罗夫油画和版画展览在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展出,《俄罗斯人民艺术家列宾美术学院院长奥·阿·叶列梅耶夫教授作品展》开幕式在京举行,“第25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
-
美术作品概念、成立要件及其范围的法律探讨
-
作者:
郭玉军
陈云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法律探讨
成立要件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版权法
法律保护
著作权法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知识产权法学
美术作品
大学出版社
-
描述:
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4条第7项对享有著作权的美术作品所下的定义,是指绘画、书法、雕塑、建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形式构成的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由于世界各国对美术作品的成立要件的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特别在美术作品所涵盖的范围方面更是分歧严重,因而也给美术作品的概念的解释留下了很大余地.弄清美术作品的概念,区别美术作品与非美术作品,有利于著作权法对该类作品的法律保护,因此,对美术作品的概念、成立要件及其范围进行研究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
刀笔画锦绣:[版画家黄丕谟]
-
作者:
兰兰
来源:
档案与建设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丕谟
刀笔画
中国
版画
-
描述:
国画,是用毛笔,蘸丹青绘画的;油画,是以刷子为工具,抹油彩作画的;而版画,则是以刀为笔,像刻于木板上的浮雕,敷以墨汁水彩拓印成画的.黄丕谟先生,就是一位"刀笔画锦绣"的大师.欣赏他的作品,是一种美轮美奂的享受;观摹他拓画的过程,则是在大师艺术构思的引领下,动态地浸润其间,迎迓美的诞生.
-
达利博物馆 西班牙希罗内
-
作者:
黄绮莉
来源:
世界建筑导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园
博物馆
调节角度
石版画
螺旋坡道
西班牙
达利
光电板
私人收藏
氧化铝
-
描述:
建这个博物馆的目的是为了放置S·达利私人收藏的石版画和雕塑,同时也被计划建成为每年吸引数以百万的旅游者的胜地。建筑坐落在有千年历史的西班牙城堡之中,就像在古老废墟中升起来的奇珍异宝。它意味着可被接触
-
黑白纸版画的艺术特色
-
作者:
张郡昌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印版
纸片画
加工技巧
审美价值
-
描述:
古代青铜器纹饰与青铜器的器形相结合构成了我国青铜艺术的完美统一。汉代画像石(砖)以浮雕的形式,简明古朴而有气势的造型震撼人心。然而,人们又从青铜器纹饰、画像石(砖)的拓片中感受到了全新的艺术魅力。由立体的形象转化为平面形象、由实转化为虚实相间极富节奏感的画面。人们由此得到了无限遐想的艺术空间。它的审美价值被人发现了。也许人们由此获得了艺术创造的
-
走进黑白:简论黑白的艺术价值
-
作者:
饶卓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语言
版画艺术
艺术价值
艺术家
艺术特征
艺术语言
理解性
语言文化
文化思想
黑白
-
描述:
四、黑白的语言文化黑白版画有史以来就有嫁接式、移植式的特点,它的生命诞生于中西艺术基因的合体。画家们把西方的明暗,东方的线条,设计的构成,雕塑的形体等各种造型语言的基因带到了黑白版画中,各种艺术观念
-
超越极限--谭平的艺术追求
-
作者:
芷子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风格
谭平
艺术创作
版画
-
描述:
谭平198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在设计系任教,在15年的艺术生涯中,画过油画,搞过设计,还到德国学习了四年,但他的事业最终还是在版画。从80年代后期以来,谭平的版画创作始终体现在简单、极限、纯粹的形式中,他不间断地从一种形式探索到另一种形式,但每一?..
-
感情是艺术的母亲
-
作者:
涂稚华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概论
巴黎国际艺术城
创作方法
艺术家
创作个性
水印木刻
版画语言
满天星
中国版画
个性气质
-
描述:
艺术之路没有一个模式可依循 ,只能靠艺术家本身去探求。回顾祖国文化艺术历史 ,如《红楼梦》等文学名著 ;美术上如久远的画像石、画像砖、古代洞穴壁画和雕塑及民间剪纸等等 ,现在看来仍觉得艺术性很高 ,根本原因是因为这些优秀艺术遗产都是作者真情的流露 ,作品具有独创性、有生命力、有很强的感染力 ,因而历久不衰。所以艺术家必须要以真情实感为基础 ,在艺术上不断求索 ,不断创新 ,才能有成功之路。“感情是艺术的母亲”是千真万确的。以真为本艺术创作的生命力源于作者在生活里捕捉的真正感动自己的东西。我念大学时就接受了“从生活中来”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一直是沿着这条路子走。记得我大学二年级时下乡到新会县体验生活 ,在教师辅导下创作了一幅黑白木刻 ,题为《读》 ,画的是两个女青年读《人民画报》,画中的形象是以我的“三同户”和好朋友米送作依据刻划的。她那爽朗的性格、纯朴的感情、粗大的嗓门、壮实的体形已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她有个四五岁的小弟弟 ,有次用平辈口吻喊我 :“稚华 ,来 ,到我的被窝里睡 !”他边说边挥动着小手 ,看他可爱的样子 ,可亲的声调 ,就象自己的弟弟。我毫不迟疑地钻进他那暖暖的被子里 ,与米送和小弟弟一...
-
“体斯顿雕塑2000年”国际雕塑大会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教师学生
版画家
版画工作室
雕塑家
优秀教师
专利
-
描述:
“体斯顿雕塑2000年”国际雕塑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