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熊庆】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从“完璧归赵”想到的——谈谈发现人才和保护人才的问题
-
作者:
袁蒙生
来源:
洪都科技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完璧
保护人才
发现人才
感到悲伤
蔺相如
宝玉
文王
和氏璧
熊庆来
归赵
-
描述:
“完壁归赵”是个著名的历史故事。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有个楚人名叫卞和,很善于识宝,有一次他在山上发现了一块含有宝玉的璞石,就先后把它献给了楚厉王和楚武王。由于这两个诸候王不分真伪、不辨良莠,硬说那是块石头,均以“欺君”之罪名,砍去了卞和的左右脚。楚文王即位后,卞和仍不灰心,又抱着这块璞石在荆山脚下痛哭。文王听说,派人问他;“是不是为你的不幸遭遇而难过?”卞和回答说:“我本身的遭迂算不了什么,我感到悲伤的是这么好的一块美玉竟然不为世人所识!”文王听说后,就派人加工雕塑,果然得到了一块举世无双、价值连城的宝玉。后人就把这块宝玉叫做“和氏璧”。
-
长征路上(油画)
-
作者:
沈阳军区美术组
来源:
后勤学术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完璧
保护人才
发现人才
感到悲伤
蔺相如
宝玉
文王
和氏璧
熊庆来
归赵
-
描述:
长征路上(油画)
-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在中国雕塑院成立典礼上讲话
-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族艺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诺贝尔奖获得者
清华园
熊秉明
中国
杨振宁
物理学家
雕塑
熊庆来
-
描述:
艺术界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你们好:我是一个完全的外行,既然请我讲几句话,我就从命。我对雕塑是有特别的偏爱,我想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我成长在清华园,一个同班的同学叫熊秉明,他是熊庆来先生的二公子,后来走入雕塑这个领域。[第一段]
-
中国文化的孺子牛——追思熊秉明先生
-
作者:
吴为山
来源:
民族艺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法史
熊秉明
组织规律
中国书法
吴冠中
马里尼
阳光雨露
杨先
熊庆来
告诉我
-
描述:
哲学家、诗人、雕塑家熊秉明先生于2OO2年12月14日匆匆地走了,丢下他热爱的书稿、未完成的作品…… 其骨灰葬于巴黎近郊GRETZ—AR—MAINVIL—LIERS公墓。 一颗中国文化的种子在西方半个多世纪,带着母文化的泥土,接受阳光雨露而长成参天大树。他走了,带着一代人的探索、追求、思考;他走了,留给我们一个启迪:东西方碰撞交合无疑会产生出伟大的艺术
-
天空漫步者
-
作者:
陈敏
来源:
中国青年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相信自己
童年往事
在乡下
熊庆
立体主义
发小
漫步者
艺术批评家
夏加尔
超现实主义
-
描述:
他没有职位,没有文凭,没在城市打拼过,也没为房子纠结过。他追求自己的"高等生活",而他的乡村题材油画系列,是心灵富豪的绘本之一。36岁的熊庆华已经小有名气,初中辍学,自学画画二十余年。网友大赞他的油画自成一派,风格独特。而对于"农民画家"称谓,熊庆华更正道:这只是宣传的噱头吧,我属于现代派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他不善言谈。要表达的,都在画里。走进他家,满眼色彩,满墙壁画,楼梯口贴着剪纸,卧室的墙上,画着穿婚纱的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