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隧道窑窑体局部检修的尝试
作者: 苏景山   来源: 首钢科技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检修   隧道窑   局部   隧道窑体   烧成带   经济效益   窑顶   烧嘴砖   耐火材料   窑体  
描述: 2号隧道窑2001年7月在生产中窑顶坍塌,通过对烧成带窑顶进行重新修砌.窑墙和烧嘴砖进行局部挖补,恢复了生产。运行至今,炉况良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著者文摘]
高温小隧道窑的设计与使用
作者: 杨仕明   来源: 首钢科技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检修   隧道窑   局部   隧道窑体   烧成带   经济效益   窑顶   烧嘴砖   耐火材料   窑体  
描述: 高温小隧道窑的设计与使用
独对表象的反叛:贺慕群油画赏析
作者: 江海   来源: 首席ELITE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检修   隧道窑   局部   隧道窑体   烧成带   经济效益   窑顶   烧嘴砖   耐火材料   窑体  
描述: 长期于海外孤军奋斗、终成大器的华裔艺术家可谓屈指可数,我们比较熟悉的只有赵无极、朱德群、潘玉良等人。贺慕群出国时间比他们稍晚,年龄上也略微轻些,虽然她在海外获得了充分的肯定并享有很高的声誉,但是国内有很长一段时期对她的了解并不多。 1960年代的巴黎各种现代艺术思潮层出不穷,贺慕群女士在绘画创作上并不追随所谓的时代风潮,反而是静守一隅,回归心灵,以独特而凝练的具象表现手法描绘现实生活中目光所及的各种朴实无华的面包、蔬果、生活用具、劳动者、孩子……画家以一颗诚挚与关爱之心来看待它们,以浓重的色彩、粗犷的笔触和简约的形式来表现它们,使它们散发出一种特殊的生动和内在的力量,让人观后深受感动。 依然记得第一次看到贺慕群作品时的印象,虽只是一张黑白版画作品的照片,画面上父女两人依偎在一起,简率爽利的用笔将人物的神情表现得异常生动,那种相依为命中传递出来的忧郁而深沉的情感,将我深深地打动,以至久久都难以忘怀。 后来,我与贺慕群先生熟识了,每每拜访她的画室,环顾四壁的大小画作,总还是会被感染,那些浓烈厚重的色彩,那些质朴无华的物象,以一种静穆的存在方式向你敞开着,蔬果、面包、花卉、衣物、劳动者、孩子、妇人……所有的这些最平凡普通的物与人,在某种独特的视角中展现出最本质同时又最具情感性的一面,它们是忧伤的、孤独的、脆弱的,也是温暖的、宽厚的、有力的,长久地凝视这些画面,心底慢慢地会有一种悲悯和感动产生,会有一种满足的心情滋长,想要感谢造物主的恩典,想要对赋予那生命以及生命所仰赖的必需以感恩。
周长江:“喜歡”重于“成果”
作者: 粼粼   来源: 首席ELITE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检修   隧道窑   局部   隧道窑体   烧成带   经济效益   窑顶   烧嘴砖   耐火材料   窑体  
描述: 华师大艺术学院院长周长江的办公室是一个堆满了石膏像、画纸、布、颜料的空间——这没什么好奇怪的。他用略带谨慎羞怯的目光欢迎我们的叩门,却让我有点小小的吃惊。“院长”能带有这般天然表情的,倒有点少见。 画家周长江作品繁多,作品《互补系列NO.120》在第七届全国美展获银奖,创建国以来第一次非具象油画作品的最高奖赏。近年来,他的作品越来越走进观者的内心。而周长江本人,朴素随和,仿佛与他画笔深舔的中庸之道有某些契合点。
“我最看重的是專業精神”:對話亞商集團董事長,亞商資本創始合夥人陳琦偉
作者: 小松   来源: 首席ELITE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检修   隧道窑   局部   隧道窑体   烧成带   经济效益   窑顶   烧嘴砖   耐火材料   窑体  
描述: 在亚商阳光充沛的会议室里,墙上有一幅巨大的油画,是陈琦伟自国外拍得的一件当代艺术作品——欧文·诺曼(Irving Norman)取自著名“摩西十诫”题材创作的绘画。作品以超现实主义手法讽刺了现代人们对物欲的膜拜和人性贪婪。陈琦伟就坐在这幅画前,侃侃而谈20多年来他眼中的中国企业发展。 “不知有多少企业起来,不知有多少企业倒下,此起彼伏。“ 除了墙上的画,还有一幅未拆封的当代绘画靠在墙边。
畫中有“戲”,畫外有“音”:記意象之舞画展
作者: MARC   来源: 首席ELITE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检修   隧道窑   局部   隧道窑体   烧成带   经济效益   窑顶   烧嘴砖   耐火材料   窑体  
描述: 绘画,无声而有形,在二维世界延展三维世界的美与丑,其本身就如动物的触须般,去体验或大千世界,或渺小一人的情感与理智。 无论是陈欣坚持对自我的盘问,或李知弥的淡然清韵,或刘滨对民国生活万象的归纳与想象,或喻言半支烟式的性格挑逗……绘画在几尺天地里要完成的使命,或者说表达,远远非长宽能够限制。 本届展览展出的绘画,均着重于画者强烈的自我风格,他们注重画面背后蕴藏的个人体验和人生感悟。更借绘画表达艺术家对其他艺术种类的跨界理解,画中有音,有书法,有舞,有乐,是为尺幅间大有文章。 【刘永涛】于2001年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居于上海,一直进行水墨的探索。2010年,他作为最年轻的参展艺术家,参加了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举办的“2010新水墨大展:水墨时代”,他凭借其作品独特风格与高蹈格调受到评论界关注。同年,他又参加了在外滩三号沪申画廊举办的“约翰?莫尔上海当代绘画大奖赛”。2010年底,在上大美院99创意中心举办个展《透过风景》。 【刘滨】81年生于广州,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参加过当代艺术在广东、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博览会、广东美术馆的目眩神迷——新时代动漫美学展、和而不同?两岸艺术灵魂的相容、上海美术馆中国青年百人油画展,作品被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用鏡頭繪製五綵世界:記畫家凌启宁攝影的故事
作者: 粼粼   来源: 首席ELITE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检修   隧道窑   局部   隧道窑体   烧成带   经济效益   窑顶   烧嘴砖   耐火材料   窑体  
描述: 她几乎随手拿起一张照片就能叙述一段拍摄的故事,她喜欢捕捉大自然动人的瞬间,她随身带着照相机,无论是在马路上行走,去公园,上课,还是在家中呆着,看到一个心动的景象就会按快门,有时错过这些美的瞬间会让她很伤心。 油画家凌启宁非常优雅,完全是骨子里的优雅。她穿着整洁的暖色毛线衣,戴着围巾,说话温柔和气。刚一见面,她就拿出一大叠摄影作品,一张张摊在桌子上。不一会儿,整张桌子就布满了照片,眼前尽是各种各样的风光和景物。 我说:“我喜欢这张啊……不不,这张好漂亮……啊,那张也不错。” 她笑着拿起另一张说:“那么这张呢?” 我“拍案而起”:“这张真漂亮啊!” 其实用“漂亮”来形容凌启宁的照片不太恰当。她的照片不是那种明信片般的漂亮,而是像她的画一样,带着股恬静或者是忧郁的女人味道——比如篮子里的一盆碎花,几棵树在地上的投影——那么简单的构图,却与众不同。 她说:“我喜欢捕捉大自然的美”。摄影是凌启宁的爱好,也算是她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 油画系“专职”摄影师 1963年在上海美专上学的时候,她的姨妈送给她一架上海牌58-II型相机。
朝圣的心相:翟倩梅的西藏印象
作者: 刘礼宾   来源: 首席ELITE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检修   隧道窑   局部   隧道窑体   烧成带   经济效益   窑顶   烧嘴砖   耐火材料   窑体  
描述: 1956年10月2日生于浙江瑞安,毕业于瑞安师范。85年旅居法国,继续中国画的创作。2001年转型抽象油画,08年就读于中央美院油画系材料研修班。多次在法国和西班牙举办个展。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块净土。 拉萨,神圣,庄严,深不可测,多少人为之歌颂,膜拜…… 在那里,我才发现心灵的净土终于找到了皈依的地方。 这块土地,这方蓝天收留了我,包容了我。这里天籁般的旋律,节奏,叩响了我的心门,撞击了我的心智。 我不知道是我的心丢在了那里,还是把拉萨的魂带了回来?虽然离开了这块圣地,心绪却不能平息,脑海里总是浮现出拉萨的一幅幅画面——朝圣者那虔诚的面孔,额头叩拜撞击的包,全身伏地的身影,布达拉宫的静谧神圣…… —— 瞿倩梅 她把东西方两种世界中的艺术精华凝练在作品中,创作出具备东方哲学思考的大抽象绘画作品。在她的画面中,特殊材料的铺陈以及不规则的符号与隐蔽的形象都唤起观者对作品后面的逻辑与观念的好奇。读画的过程更像是一种“自我发掘”,通过绘画材料中的“物质”提示进入自己的潜意识领域进行感性与理性的对话——这便是中国古代绘画者的终极目的,况味抒怀、自然与内心融为一体。
对图画“一往情深”的喜好:有感于刘主仪的图画创作
作者: 周加华   来源: 首席ELITE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检修   隧道窑   局部   隧道窑体   烧成带   经济效益   窑顶   烧嘴砖   耐火材料   窑体  
描述: 【周加华】知名画家,《首席ELITE》杂志艺术顾问,上海油画雕塑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散文集《生活记事》、画册《周加华作品集》、《我的图画故事》等。 不著功利,只是她心中有爱而需要释放,而选择油画材料的表现,也正契合她心中的喜好和天赋的才情。能透过五颜六色的颜料在画布上铺层勾勒,这不仅仅可以让她的情绪获得自由的宣泄,委婉而实诚地,倾诉她对人生的感悟和诸多美好的期盼。而更重要的是可以阐述她那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理念。 图画是她偏执的喜好,是她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她用于图画创作的时间,几乎可以占据她所有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因为,在她图画创作的过程里,她可以自由而舒展她的每一根神经,而享受到独有品味的快乐,而不觉得时间在悄悄的流逝,她常常会忘了吃饭的时间,甚至一天下来喝不上一口水,她陶醉在作画的情绪氛围里。 而只要有朋友来访问,她一定会非常热诚的邀请去她的画室—也就是她居住的公寓。因为每一间屋子甚至是卧室里都有她挚爱的图画作品,她会认真地,也非常有步骤地引领你参观,并不停地讲解她的一些图画创作心得,她很希望能让一些朋友分享她的快乐,能产生一些彼此的共鸣。
架上心语
作者: 黄阿忠   来源: 首席ELITE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检修   隧道窑   局部   隧道窑体   烧成带   经济效益   窑顶   烧嘴砖   耐火材料   窑体  
描述: 【黄阿忠】1952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上海美协常务理事、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奖,第二届全国水彩、水粉画展优秀奖。在上海、福州、日本、马来西亚、韩国等地举办个展。着有《阿忠随笔》、《印象与心象》、《诗心水墨》等。 守候架上几十年,画架上那根搁画布的横档上,总积满厚厚的油画色,尽管我在不断地清理。那么些年来,我在架上不知道画了多少作品,而且至今还在继续。我知道,在现、当代艺术成为主流的西方国家,架上绘画已经成了边缘。但我始终认为,架上绘画在中国不但不会消亡,而坚信会越来越壮大。其实,就是在当代成为主流的西方,架上绘画仍有其活力。几年前,我在英国爱丁堡看了两个展览,一个是莫奈某一阶段在海边画礁石与海景的专题展;一个是现代国家艺术馆展出的当代艺术,有装置,综合艺术等。前者展厅中人头攒动,有近看的,也有在远看的,还有坐在凳子上翻着画册对照着看的,其认真程度让我惊讶。而另一个展厅则显得清冷得多,偌大的展览场地灯光铮亮,观众连我在内只有三个,经典绘画的人气可见一斑。前年在东京上野的国家美术馆内看“马蒂斯回顾展”。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