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关于弗美尔的两幅画
作者: 钱景长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务劳动   荷兰人   反复推敲   点彩画法   题材范围   弗美尔   伦勃朗   画中   德累斯顿   社会生活方式  
描述: (一)题材与意境《站在窗口读信的女人》(约1659年。德累斯顿美术陈列馆)。《倒牛奶的女仆》(约1660—61年间。阿姆斯特丹,荷兰国家美术陈列馆)。以上两幅油画的题材,一位正在读信的女子和一位正在从事家务劳动的女仆,这类题材并不是弗美尔首先采用的。在他之前已有许多“荷兰小画派”的画家不计其数地画过这类题材了。据说,当时荷兰市民所以爱看描绘“读信”和“家务劳动”的图画,这是因为,前者使他们联想到情书和生活的美好,而后者同样也是对当时新兴的资本主义社会生活方式的歌颂。如果说,伦勃朗的某些作品是悲壮的英雄
点辨 利希滕斯坦与草间弥生的点画
作者: 林春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弥生   修拉   新印象主义   点彩画法   巴塞罗那港   我在   裸女   波普艺术   画如其人   利希滕斯坦  
描述: "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 1923-997]与草间弥生[Yayoi Kusama 1929-]都用点作画,是谁影响了谁?"问题出自学生,却给我一探究竟的冲动。的确,利希滕斯坦是我十分喜欢的波普艺术家,2000年我在巴塞罗那港口海边看过他一件布满圆点的女子肖像彩色雕塑,印象深刻。他从绘画走向雕塑,画如其人,雕如其画。草间弥生的点,不仅在画上,更多是运用在装置上,行为上,雕塑上许多东西晦明莫辨。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