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文人瓷画:曹淦源陶瓷艺术
作者: 胡晶晶   来源: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法家   文明进步   炎黄子孙   江西省   精神文化   怡情   陶瓷艺术   陶瓷美术   文物鉴定   景德镇陶瓷  
描述: 香茶怡情,美瓷陶人。陶瓷是中华文明进步的化身,是炎黄子孙精神文化的结晶。中国是陶瓷的故乡,有着悠久而辉煌的陶艺史,瓷都景德镇更是名扬中外。曹淦源,号桐荫轩主人,工金石诗画。曾任景德镇陶瓷馆学术总监、江西省文物鉴定组成员、原景德镇书法家协会主席、景德镇书画院高级画师等职。
印象中国红
作者: 李尔山   来源: 国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太阳   炎帝   中国红   尚红   颜色   炎黄子孙   婚礼   满月   红色  
描述: 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中国红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从朱门红墙到红木箱柜;从孩子的贴身肚兜到以中国红为主题的婚礼;从本命年的腰带、佩玉的流苏到寿星的寿服寿桃;从添丁进口时门楣上挂的红布条到孩子满月时做的“满月圆”;从舞龙灯的绣球到锣鼓唢呐的饰物;从深闺女儿的红头绳、香囊到扭秧歌的舞绸;从开张大吉的剪彩到恭贺新禧的贺卡;从铭刻着权力的印泥到记录着功勋的锦旗;从过年过节悬挂的灯笼到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倒福和窗花;从“压肚腰”的压岁红包到除旧迎新的爆竹;从闻名遐迩的“红、绿、黄”唐三彩到景德镇最负盛名的“祭红”瓷……中国红就这样以农耕文化为依托,以家族意识为核心,经过多少代潜移默化的熏陶,深深地嵌入了中国人的灵魂,成为当之无愧的安身立命的护身符,镇守着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理想疆土,甚至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 “色”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介质。从美学的角度讲,人长期对某种颜色的偏好会转化成一种审美情趣;从哲学的角度讲,这种偏好会抽象到形而上来。这种形而上的审美情趣经反复强调,便成了一种君临其个体的意识形态。中国红就是这样一种颜色。她是中华悠悠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底色,是中华民族对日的膜拜、对火的皈依后燃烧起的精神的嬗变。
何俊杰航拍作品解读系列:文化篇 航拍作品中的抽象美
作者: 莫尔丹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拍   文化记忆   炎黄子孙   意象性   民族性   线条   航空摄影   抽象美   生命力   作品解读  
描述: 这些作品中蕴涵着一些难以捉摸的线条和构图,有些像印象主义的绘画。当站在一个远的视野,欣赏他的作品,与民族记忆和图腾结合的抽象在他的作品中的价值也就被勾勒出来了。一些看似抽象的图片构图,为摄影添上了油画般的光环,如海洋的线条、沙漠中的线条、江河的光斑,这些抽象之符号隐现之处。有些信手拈来,可以说意义消隐。但航空摄影的奇特之处是往往在意义消隐的地方,栖息着远见的艺术主题。
关东风情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航拍   文化记忆   炎黄子孙   意象性   民族性   线条   航空摄影   抽象美   生命力   作品解读  
描述: 吴宇芳,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艺术学院教授、 1942年生于吉林长春市,1958年考入吉林艺术学院油画系,1965年本科毕业留校至今(其中1972年-1979年调吉林省文化厅美术创作组,任创作员)。作品四次参加全国美展作品曾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美术》、《美术观察》《艺术市场》等报刊。 吴宇芳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画展,他以特有的个性笔调描绘关东风情,作品独具特色,生活气息浓郁,画风厚重、朴素,艺术形象生动、感人,有时代感。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 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光辉的历程:雕塑名家邀请展”在京举办
作者: 暂无 来源: 民族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副部长   张梅颖   炎黄艺术馆   政协副主席   王文章   中国艺术研究院   美术研究所  
描述: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承办的"光辉的历程——雕塑名家邀请展"于2011年6月30日下午三时半在北京炎黄艺术馆隆重开幕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