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濒危】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传统手工艺陷入濒危
-
作者:
王晶晶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濒危
半透明
果糖
褪色
传统手工艺
-
描述:
只需要一盏煤气喷灯,一把镊子,65岁的邢兰香就能把半透明的五彩玻璃条拉、抻.点、压、印,溜,转瞬变换成一朵花瓣、一块水果糖,甚至是一只回首仰望的小兔子。“料器特别神奇,一把镊子就能捏出各种形状,而且永远不褪色。但创造传奇的背后.
-
环球·创意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濒危
半透明
果糖
褪色
传统手工艺
-
描述:
视觉世博 伴着绚烂的烟花和黄浦江上天旋地转的镭射激光,2010上海世博会点燃了人们的猎奇之心。涨价的机票、不菲的食宿、令人晕厥的长队都无法动摇游客们坚定的好奇心,或许这组不同寻常的视觉印象还能让更多人对世博产生向往并奋勇前行。 (图片摄影李唯) 汉王刨艺大师Ⅲ代0906 ★2048级压力感应、60度倾斜感应,轻松表现笔触粗细浓淡的变化。 ★旗袍笔外型设计,添加数字笔技术,实现了无差别通用,笔尾端设置橡皮擦快捷键。 ★左右手互换,兼顾了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圆形触控环可轻松实现功能的自由切换。 ★轻巧时尚,整机重量约1.1千克,厚度仅12毫米。 奥运“伦敦眼” 5月20日,伦敦奥组委公布了2010年伦敦夏季奥运会及残奥会的“太眼”吉祥物。奥运会吉祥物“文洛克”以1850年英国文洛克奥林匹亚运动会命名,残奥会吉祥物“曼德维尔”则以1948年首先举行残疾人体育比赛的英国曼德维尔国立脊髓损伤中心命名。 今年米兰最“亮” 五彩斑斓或晶莹剔透的灯饰,总会将室内的气氛烘托出别样风情,体现主人的生活情趣。诸如Barovier&Toso这样数以干计的灯具制造商今年齐聚米兰,在米兰国际家具展两年一度的灯饰主题展上大放异彩,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亮点。 地上有人!脚下留情! 文学家用小说讽刺世界,画家用颜料批判现实,而高端设计地毯品牌Nodus用毯子说事——这块直径两米的地毯上,横竖“躺着”100个西服革履的男性小人。稍不留神,不知道一脚下去你要踩死多少“政要领袖”或“外企高管”。 永不落伍的“帽子戏法” “时尚要从头开始”,用这句话形容英国时尚设计师菲利普·翠西(Philip Treacy)再合适不过。这个自小生活在编织物中的男人,是当今最受女王、公主和名媛们爱戴的帽子大师。2010年夏天,戴一顶花枝招展的帽子,你将永不落伍。 光谱映像 童年时候,我们都曾为彩虹的七色光着迷;少年时代,很多人也会被科技馆的光谱装置深深吸引。最近,日本设计师吉冈德仁便于韩国超越博物馆上演了一出名为“Spectrum(光谱)”的主题展览,为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纯净光谱映像。 带着艺术狂奔 2010年6月最热的话题当属南非世界杯,来自南非巴西,英国、法国.美国、荷兰的艺术家也将自己的Logo设计融入到了国家队球衣中。队员们身披“圣衣”驰骋战场,就算战败,至少也曾在万众瞩目下“艺术一把”。 餐桌上,有美腿! “美不美,看大腿”——据说这是鉴别美女的最新方法。英国艺术家蒂娜·唐(Tina Tsang)在自己的品牌Undergrowth中.便用“美腿”演绎了 系列餐具。“美腿”在盘子、杯子、碟子中无限生长,会不会令你感觉秀色可餐呢? 拎不起的手包 上海恒隆广场门前这座名为“Lady Dior光之包”的巨型装置作品.是艺术家李松松的最新创作,她将手袋上经典的藤格纹图案分成三层,形成装置的骨架,上面安装霓虹灯.使其异常闪亮,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编译.张雨菲) 最“琐碎”的设计 六月,夏天终于是真正来临。虽没有流火酷热,但烈日当头也着实令人难耐。如此季节, “冰爽清凉”、”晶莹通透”总会成为设计的焦点,无论是女孩身上轻舞飞扬的雪纺衣衫,还是满布绿植、色彩明快的室内装饰,都会令挑剔的审美视觉眼前一亮。 此时,拥有璀璨光亮、耀眼夺目的水晶,便成为了很多设计师和厂商青睐的元素。近日,施华洛世奇元素透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设计师与制造商合作方案,探索水晶元素在工业设计上令人意想不到的崭新用途。来自全球的多位重要设计师受邀到访施华洛世奇位于奥地利华登斯的总部,了解从座椅、配件到墙面处理等多项工艺创新、精致的手法,结合水晶元素与系列的材质,将晶莹剔透的水晶巧妙运用在包括皮革.混凝土与薄板等多项产品设计当中,打造出一系列对抗夏日的“晶”心杰作。 在众多受邀设计师当中,来自中国的朱培、吴桐以及郭锡恩、胡如珊夫妇(Nari&Hu)设计的作品不仅融合了中西方文化,更从细节之处入手,将小巧水晶“画龙点睛”的作用充分发挥,从而赋予作品独特神韵。 可“坐”可“不坐” “请给一把好点儿的椅子,我要坐下来思考。”“先生,我们只有一个充气沙发,可是您坐的时候可能要轻一点儿……” 这并非好莱坞式的喜剧桥段,而是现实生活中你很可能遇到的问题。长久以来, “在哪儿坐”、 “坐什么”,“如何坐”都是令家具设计师头疼而又乐此不疲的话题。无论是随意拆卸的夜光的充气沙发.还是需要自己动手组装的“迷你木条小板凳”,无不充满了设计师对于“简单生活”的思考。而在简约唯美设计界,日本设计师Tokunjin Yoshioka创作的“记忆之椅”、 “维纳斯冰椅”以及韩国设计师Jaeuk JUNG创作的“琥珀椅”,则渗透着人们对于椅子的人文关怀。 面对花样百出的座椅,很多人考虑的问题也许已经进入到了另一个状态,那就是到底“坐不坐?”,因为它们的艺术价值已经远远超越了使用价值,让人颇有些怜香惜玉“的感触。然而,面对带来丰富情感和精神愉悦的各种”宝座”,所有人都会明白——“坐”与“不坐”,都是美好。(编译:张雨菲) 中国 平面的力量 香港设计师靳埭强于2010年5月9日-18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个人设计展,展览展出了靳埭强作品约300件,同期展出的还包括“靳埭强设计奖历届优秀作品展”作品共约200件,以及“靳埭强设计奖十届庆典海报邀请展”作品60余件。 自上世纪60年代投身设计事业以来,靳埭强在香港及海外获奖数百余项,其中包括美国洛杉矶国际艺术创作展金奖、日本字体设计年刊之最佳作品奖,纽约水银金奖.波兰第一届国际计算机艺术双年展冠军等,在个人成就方面,靳埭强更于1979年成为首位入选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的画家及设计师,又于2000年被英国评选为二十世纪杰出艺术家及设计师。 作为AGI中国区主席,靳埭强先生对我国平面设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于1999年创立了“靳埭强设计奖”,该赛事致力于以国际先进设计创意理念和具有原创性、本土精神的设计作品推动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并用高水准的参评标准启发、引导大学生的设计思维与理念,用平面设计的力量呼唤中国设计的未来。 意大利 用装置思考未来 近日. “lnterni Think Tank”装置展在米兰设计周期间于该市多处上演,在21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之际试图再一次复兴和探索设计价值观的新方向。 当代环境中,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设计也更多要求与本地化进行结合;与此同时,可持续设计文化逐渐从最初的“探索和前卫形式”转化为关乎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作为改变生存空间和展示创新发明的重要途径,装置设计也因此得到了更多关注。在本次展览中,来自全球多地区的设计师得到了众多设计企业的大力支持,他们将实验性的装置设计作品呈现在米兰大学校园内和米兰众多公共历史文化遗产的开放空间中,供人们自由参观和体验。通过对原有“装置”进行“再装置”的手法,ThinkTank展览正在探索将现有历史人文资源与创新思维模式结合思考设计未来的方法。 英国 从毛线到动物标本 一把钩针、单一颜色的马海毛粗线、恒久不变的针脚,以及一些四处收集而来的玻璃球眼睛、塑胶鼻头,锋利爪子……这些零零碎碎的物件貌似和艺术毫不相干,然而在英国艺术家尚娜·理查德森(ShaunaRichardson)的巧手之下,它们却幻化出了仿真大小的棕熊,狒狒、兔子等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最
-
香港,新的一年
-
作者:
吴桐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濒危
半透明
果糖
褪色
传统手工艺
-
描述:
这个昔日癫狂的城市漂浮在海面,象一艘动力渐失的巨型客轮,缓缓驶近,满载依旧乐观的,合符普遍价值的所有气氛和细节,零乱无序,又浓缩了城市生命的完整气息。在这里事件缺失,因为那几乎都是生活,无意识的,一刻不停。按照自身的欲求和节律急速蜕变,活力劲舞,摩天的大楼,街角,绿地,商品,时尚,音乐,电影,赛马……可以在这个物质的巨大温床里幻化成意义完全相同的消费品,争相各自高扬五彩的霓虹招牌,招摇过市,一视同仁。这是个无法不忙碌的城市,无法不真实的的存在,无法不挥霍的潮流,无法言说的生命虚无,我们只能以这种影象的方式将它结晶成像,试图在这个人间喜剧的嘉年华会上,用新年礼花般眩目的闪光灯揭开大都会的面纱一角。点燃,照亮都市的表情,告发秘密,揭示隐情。
-
可敬匠人心
-
作者:
李长声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濒危
半透明
果糖
褪色
传统手工艺
-
描述:
所谓传统手工艺,内涵是具有代代相传的历史,需要熟练的技术,手工制作的日常用品。既为传统,源头必久远,漆器甚至能上溯到原始的绳文时代,但实际上所有手工艺在发展过程中都几经兴衰。我们中国人自古为日本的手工艺点赞。例如宋人欧向修的《日本刀歌》说它“风俗好”“器玩皆精巧”,又如清末黄遵宪有《日本杂事诗》,夸日本人做工:“雕镂出手总玲珑,颇费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