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析雕漆大鼎《华夏之光》的艺术价值
作者: 阚凤祥   阚健   刘兆成   马彩云   来源: 新丝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漆   剔红   《髹饰录》   艺术价值   华夏   漆器工艺  
描述: 雕漆是指在胎上反复髹涂油光漆到一定厚度,用刀雕刻出浮雕图案的传统漆器工艺技法.雕漆漆器中最常见的品种是红雕漆,又称剔红.《髹饰录》有记载:“剔红,即红雕漆也”.在业界,也有着“盛世剔红”之美誉.至今,北方多称为剔红,南方则称为红雕漆.
浅析雕漆大鼎《华夏之光》的艺术价值
作者: 阚凤祥   阚健   刘兆成   马彩云   来源: 新丝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漆   剔红   《髹饰录》   艺术价值   华夏   漆器工艺  
描述: 雕漆是指在胎上反复髹涂油光漆到一定厚度,用刀雕刻出浮雕图案的传统漆器工艺技法.雕漆漆器中最常见的品种是红雕漆,又称剔红.《髹饰录》有记载:“剔红,即红雕漆也”.在业界,也有着“盛世剔红”之美誉.至今,北方多称为剔红,南方则称为红雕漆.
浅谈写实油画技法在当代中国漆画创作中的探究
作者: 李冉   来源: 艺术工作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当代中国   油画技法   漆画创作   装饰艺术   60年代   发展历史   写实  
描述: 当代中国漆画艺术在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有50年的发展历史,从60-80年代当代漆画艺术在中国倾向于装饰艺术,绘画性为附属品,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漆画金奖的诞生,艺创作者在理论上提出漆画以绘画
田世信生活——中国大漆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   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   传承   美学特性   漆艺术   雕塑艺术   创新  
描述: 古代,大漆用于雕塑艺术,主要体现在佛器的髹饰上,如供佛器、容置器、携行器、密教法器等,其中最为典型的要属“夹芝佛像”。是万年不朽之器,大漆静寂不喧、沉稳内敛的美学特性也与佛像的山谷清音、空灵寂静
刘博闻:将雕漆创新进行到底
作者: 田野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纹样   雕漆   史料记载   发祥地   刘博   地方特色   创新  
描述: 重刻工,雍容华贵。北京雕漆与湖南湘绣、江西景德镇瓷器并驾齐驱,被誉为“中国工艺美术三长”。雕漆工艺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受到收藏者们的热爱,还作为国礼频频亮相于各大国际会议及外事活动
江西鄱阳传承漆艺演化与美学价值分析
作者: 毛冰霜   来源: 景德镇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价值   传承演化   鄱阳漆艺  
描述: 本文通过对赣鄱传统艺图像符号演化,分析了地域民俗艺术美学价值,并探讨了其传承、演化、传播过程中,对当代艺美学价值进行了拓展。
髹漆工艺介入陶瓷装饰技法研究
作者: 张婧婧   逯欢欢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材料   髹漆工艺   介入方式  
描述:与陶瓷的结合创作,自古有之,古代陶与结合的形式,多以通体髹饰陶器或罩彩绘的形式。现代髹漆工艺与陶瓷的结合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将陶瓷作为艺的胎体,属于陶范畴;另一种是以髹漆工艺作为技法介入
延续与重生——现代大漆雕塑的审美特征
作者: 施并塑   林皎皎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继承   现代大漆雕塑   传统髹漆工艺   创新  
描述: 大漆雕塑是一种雕塑艺术形式,它丰富了雕塑艺术的创作形式,与传统漆器相比,现代大漆雕塑在继承传统髹漆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从而具有胎体形式多样、肌理效果突出、色彩温润丰富、装饰技巧创新等特点。本文主要从主题意蕴鲜明、造型形式新颖和地域风格多元三个方面,具体阐述现代大漆雕塑的审美特征。
刍议李金仙“女人”主题雕塑的装饰艺术表现之美
作者: 甘锦秀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案   漆工艺   装饰雕塑   造型  
描述:材料应用的独特性和传统图案及色彩的现代活用为特征,反映出雕塑家浓郁的生命气息,质朴的乡土情怀,以及女性所特有的审美情趣,让人们在对其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受到心灵的启迪而产生共鸣,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与思想情感上的陶冶。
非写实制作与当下现实主义情调 ——评李金仙的雕塑
作者: 寇秀兰   来源: 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漆塑   漆艺   柴田是真  
描述: 非写实制作与当下现实主义情调 ——评李金仙的雕塑
< 1 2 ...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