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漆】搜索到相关结果 676 条
-
卡伦和罗伯特·邓肯的当代雕塑收藏
-
作者:
格伦·R·布朗
李京泽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尔伯特
漆钢
当代雕塑
弗莱彻
拟人化
非对称
内布拉斯加州
碎石路
邓肯
卡伦
-
描述:
弗莱彻·本顿的喷漆钢作品"平衡/不平衡"塔,耸立在附近的一圈栅栏中。它由巨大的半圆形、三角形和一个突出的桅杆组成,隐约呈现出一种拟人化结构,就好像以一个讨喜的非对称几何学的姿势,向经过的车流招手
-
尹呈忠漆画作品选
-
作者:
尹呈忠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绘画作品
华东师范大学
漆画
协会会员
中国美术学院
委员会
艺术学院
-
描述:
尹呈忠,1952年生于江西吉安。198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漆画艺术委员会委员。绘画作品数十次入选全国性美展
-
中国传统大漆工艺在现代雕塑造型上的应用
-
作者:
佘国富
赵建峰
张健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漆
工艺
雕塑
-
描述:
中国传统髹漆工艺历经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在我国工艺美术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现代工业生产体系的逐步确立。传统髹漆行业面临重大挑战。自身的发展受到束缚。难以适应当下社会体系。因此,现代髹漆工艺必须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寻求跨学科的发展,力争有所突破。将传统漆工艺与现代雕塑造型相结合。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
金仙思艺
-
作者:
李金仙
来源:
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载道
轻声细语
形与神
审美性
艺性
绘画性
现代雕塑
心与物
审美特性
漆绘
-
描述:
无论是强调材料的审美特性里大漆与现代漆之争,亦或是强调漆画的绘画性和工艺性之辨,再或者是"器以载道"的传统造物意境里对器的功能性和审美性之思,都一再地悬而未决,在实践中又一再地被辗转论证、推断
-
柴田是真漆艺作品与雕塑表现形式的结合
-
作者:
林子尧
来源:
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漆塑
漆艺
柴田是真
-
描述:
二者本身存在着相互结合的可能性。日本“明治维新”时期雕塑与漆艺发生了一次美妙的碰撞,出现了柴田是真的漆艺作品,从而让我们看见了这两种艺术相互结合的更多可能性。
-
从追问社会到无墙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教学旨趣与方法论探索①
-
作者:
尤汪洋
来源:
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漆塑
漆艺
柴田是真
-
描述:
从追问社会到无墙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教学旨趣与方法论探索①
-
非写实制作与当下现实主义情调 ——评李金仙的雕塑
-
作者:
寇秀兰
来源:
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漆塑
漆艺
柴田是真
-
描述:
非写实制作与当下现实主义情调 ——评李金仙的雕塑
-
彝族漆器的艺术价值及创新发展对策研究
-
作者:
颜伟娜
来源:
艺术时尚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彝族漆器
创新发展
艺术价值
夹笙技法
-
描述:
彝族传统漆器的艺术价值体现在漆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工艺等方面,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现阶段彝族漆器的发展之路并不平坦,经济的不发达限制了彝族漆器的创新脚步,时代呼唤符合时代潮流的彝族漆器新产品的出现。结合漆器的工艺特点,漆首饰、漆雕塑、漆花插、漆摆设等产品在未来应会有较大发展空间。
-
感知照片:对“刺点”理论的一种解读
-
作者:
应爱萍
来源:
艺术时尚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彝族漆器
创新发展
艺术价值
夹笙技法
-
描述:
罗兰·巴特在《明室》中提出的“刺点”理论就是将照片所展示的表象与观看者的私人经验紧密联系,即对照片的记忆功能的一种沉思以及探讨大众照片中的私人化的摄影经验。照片之所以会存在“细节”或“时间”的“刺点”,恰是因为摄影的机械性特征导致照片这种图像必然与绘画、雕塑等不同,它的图像是对外在世界表象的截获。
-
木雕传统工艺的创新与发展
-
作者:
姜巨懿
来源:
艺术时尚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彝族漆器
创新发展
艺术价值
夹笙技法
-
描述:
东阳木雕、莆田木雕、潮州金漆木雕、乐清黄杨木雕作为我国的四大木雕,随着上千年的历史发展,形成了浓厚的艺术风格。木雕作为雕塑艺术中的一种,因其表现形式复杂、质材特殊、文化底蕴深厚等因素的影响,也形成
<
1
2
3
...
16
17
18
...
66
67
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