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湖居】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明湖居听书》一文中的“比喻”艺术
-
作者:
刘春
来源: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湖居
老残游记
艺术
描写
声音
王小玉
中等职业学校
比喻
谴责小说
表演效果
-
描述:
《明湖居听书》是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审定教材《语文》第三册中的一篇必读课文,本文节选自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刘鹗的《老残游记》第二回。课文记叙了老残游历济南时听大鼓书的情景,重点描绘了女艺人白妞精湛的演唱技艺和艺惊四座的表演效果。为了描写白妞说书的高超技艺,作者运用了烘托映衬、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产生了引人入胜的效果。尤其是文中运用“比喻”手法对人物和演唱的描绘,特别是通过整段的多种不同的“比喻”来描摹声音,使音乐形象更加丰富,描写得精彩传神、新颖独到。 一、比喻写人,清新鲜活 作者善于透过想象、联想,创造出新颖的语句、清新的比喻来描绘人物。文中着重写了与说书有关的三个人物,即次要人物琴师和黑妞,主要人物白妞王小玉。其中对人物进行比喻描写有两处,一处是对琴师肖像的描写,一处是对白妞眼睛的描写。写琴师“长长的脸儿,一脸疙瘩,仿佛风干福橘皮似的,甚为丑陋”。将琴师的脸比作“风干福橘皮似的”,使琴师的那张皮肤干燥、满脸皱纹、疙疙瘩瘩、丑陋之极的面容如浮雕般浮现在读者眼前,印象深刻,过目不忘。也使人联想到在旧社会的艺人为了生活到处奔波,人生的沧桑全刻于脸上。但我们不要以貌取人,接下来他的演奏技艺的高超征服了观众,“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便是明证。
-
苏州石湖
-
作者:
曹丽琴
来源:
丝绸之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范成大
双桥
上方山
吴中
越城
周庄
陈逸飞
石湖居士
苏州
回归故乡
-
描述:
石湖双桥说到周庄的双桥,很多人都会想到著名画家陈逸飞的油画《故乡的回忆》,双桥因此名扬海外,成为众人心灵回归故乡的桥梁。而我这里说的双桥却是在苏州吴中,且只是一人在对石湖上的行春桥和越城桥一见钟情时,借来私自给它们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