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漫谈清乾隆景德镇瓷佛塔艺术
作者: 占昌赣   李映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清乾隆  
描述: 清乾隆景德镇瓷塔艺术水平达到了中国古代瓷塔艺术的最高水平。本文试对清乾隆以前的瓷塔艺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清乾隆瓷塔艺术缘何能够达到空前水平,及其清乾隆瓷塔的艺术风格和装饰特征作了简要归纳。
慈禧用瓷艺术特点形成的原因
作者: 江和平   江美玲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半殖民地化   三十年   景德镇   御窑厂   太平天国运动   光绪帝   清代宫廷   瓷器   慈禧太后   艺术特色  
描述: 停滞状态。自辛酉政变之后,慈禧主政,太平天国被镇压,社会局面相对稳定,封建统治政权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得到暂时的巩固,进入所谓“同光中兴”的历史时期。在这种情况下,从光绪元年开始,景德镇御窑厂陆续为清代
以史为鉴 科学发展:明清景德镇高档艺术瓷的成功经验对当代的启示
作者: 汪冲云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高档艺术瓷   明清景德镇   当代  
描述: 明清景德镇高档艺术瓷发展的成功经验对当代科学发展有积极的启示意义。明清官窑瓷的精品意识、创新精神、领导才华等;民窑内销精品瓷的与时俱进、分工合作、行业自律等;民窑外销精品瓷的开放理念、中外合璧、异地加工等经验,为景德镇高档艺术瓷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启迪和借鉴。
浅谈古今青花瓷
作者: 廖志丹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民百姓   元青花   器素   玻璃白   陶瓷艺术家   陶瓷发展史   清三代   器物纹饰   陶雅   本朝  
描述: 多样、精细粗犷并存、豪放工致兼有著称,器物纹饰优美,以纯朴、大方蜚声海内外。有人认为,青花与明永、宣青花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据成书于清代的《陶雅》记载:“雍乾两朝之青花,盖远不逮康窑。然则青花一类,康青虽不及明青之浓美者,亦可以独步本朝矣”。《饮流斋说瓷》谓:“硬
介绍我系馆藏宋元明清的几件瓷器
作者: 李立新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传说   景德镇   宋元明清   牡丹   馆藏   胎骨   釉色   我国古代   弦纹   瓷器  
描述: 一、宋景德镇窑影青荷花暗花碗碗口径19.4,高7厘米。葵口,矮圈足。碗心牡丹纹。内壁牡丹纹三朵。叶纹系用篾齿工具划作,笔划流畅,花却娇嫩肥硕可爱。外壁无纹。底部露胎,胎骨釉均较薄。釉色白中显青,莹润光洁。二、宋景德镇湖田窑影青暗花碗(一式二件) 碗口径20.3,高7厘米。喇叭口,斜腹壁。矮足,圈内呈凹突状,平涩无釉,系烧造时,陈放垫饼处。碗心划花叶纹。碗内壁划神话传说:吴刚伐月中桂纹两组。我国古代人民传说月中有桂,树下有一人叫吴刚,常时砍之,树创随合,至今仍传说于民间。
浅谈清初陶瓷发展
作者: 雯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清初   技法  
描述: 景德镇清朝时期的民窑器最为丰富多彩。清初期直至康熙朝,瓷的发展经历了质的飞跃,从太祖至康熙每一朝都有其特有的鲜明特点。
冯群星 作品选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清初   技法  
描述: 冯群星 作品选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清初   技法  
描述: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浅谈陶瓷人物画创作中几个要点
作者: 查启涛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清初   技法  
描述: 在陶瓷造型艺术中,人物绘画是主要学科。人物绘画通过画家独特的审美、学识的修养、夸张的手法将人物的形态及表情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他是直接的,未经修饰的,但又是赋有幽默感的去表现社会现实。当人物形象是画作造型的主体时,画作就得以人物为主导,通过艺术造型来反映人物的喜怒哀乐及意蕴深沉的境界。
程飞 作品选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清初   技法  
描述: 程飞 作品选
< 1 2 3 ... 25 26 27 ... 28 29 3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