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清】搜索到相关结果 292 条
-
“珠山八友”之汪野亭世家第三代传人汪平孙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梅
艺术家
艺术创造
清香
生命力
-
描述:
“珠山八友”之汪野亭世家第三代传人汪平孙作品
-
“铜禁”为雍正官窑发展带来了机缘
-
作者:
蔡毅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雍正皇帝
官窑
景德镇
雍正时期
御窑厂
陶瓷器
雍正帝
发展带
清王朝
铜器
-
描述:
雍正皇帝统治时期(1723~1735年),正处在清王朝(公元1644~1911年)的顶盛时期,他不仅是一位促进清前期社会发展的政治家,就当时官窑陶务而言也使制瓷业在景德镇御厂有了长足的发展。其原因
-
陶瓷业窑神崇拜述论
-
作者:
刘毅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景德镇
自然神
行业神
制瓷业
陶瓷业
黄堡窑
明清时期
祖师
始建年代
-
描述:
行业神崇拜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普遍的民间信仰,许多行业都有自己所尊奉的行业神。传统手工业生产要求有较高的职业技能,专业性强,因而对行业神的崇拜也就更为重视,陶瓷烧造业当然也不例外。陶瓷生产者所崇奉的行业神被称为“窑神”。和其他许多中国神一样,大多数窑神也都是人神而非自然神,他们是窑工的崇拜偶像和心理寄托,是
-
略谈宋、元、明江西瓷器的外销及其它
-
作者:
余家栋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丝绸之路
海外贸易
元代
明清之际
吉州窑
江西
外销瓷
我国古代
中国瓷器
-
描述:
瓷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也是我国对世界古代文化的一大贡献。远在唐代,中国瓷器就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与海路远销国外,在世界各地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国因之荣获有“瓷国”的称号。江西是我国瓷器烧造的重要区域之一,景德镇又有我国“瓷都”之称。宋代时,由于朝政大力鼓励海外贸易,加以当时造船业的发达,指南针的运用,海上交通十分便利,据《岭外代答》和《诸蕃志》等史书记载,与我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就有五十多个。其中重要的有高丽、日本、交趾、占城、真腊(柬埔寨)、蒲甘(缅甸)、勃泥(加里曼丹北部)、阇婆(爪哇)、三佛齐
-
唐英《重修浮梁县志·序》书后
-
作者:
傅振伦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乾隆
县志
景德镇
中国陶瓷
知县
清朝雍正
明代
唐英
太监
瓷器
-
描述:
唐英是清朝雍正、乾隆时代著名的瓷艺大师,乾隆五年庚申(1740)农历四月清和,他年60,曾为知县沈嘉徵重修《浮梁县志》写了一篇序文,从中可以看到他在珠山御厂督造御器情形和景德镇景象。今撮其要论列,想
-
踏遍青山人已老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清池》
诗歌
《苏州园林》
《半坡村》
-
描述:
踏遍青山人已老
-
小小陈设瓷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别墅
陈设
居室
传统
厅堂
壁挂
书画
清雅
楼房
字画
-
描述:
小小陈设瓷
-
历代陶瓷与吉祥图案的联系与发展
-
作者:
陈年彬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朝
陶器
陶瓷
明朝
吉祥图案
清朝
唐朝
商周
汉朝
六朝
春秋战国
-
描述:
历代陶瓷与吉祥图案的联系与发展
-
景德镇瓷录
-
作者:
陈海澄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放前
清末民初
工厂
中国近现代史
陶瓷作坊
景德镇市
红旗
都昌县
-
描述:
陈海澄先生(1934—2014)原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理事,江西都昌县籍。其父陈茂虎先生清末民初之人,15岁时都昌连年水灾,无法生活,靠讨饭来到景德镇谋生,到其他陶瓷作坊打杂,后自己办了工厂号
-
欧阳劲松 原创孤品陶雕艺术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
原创
美术学院
中国
雕塑家
松
清华大学
工艺美术
-
描述:
欧阳劲松 号力公,藏艺轩轩主,毕业于工艺美术学院雕塑系。曾赴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等学府深造、职业雕塑家,现系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古陶瓷研究协会理事。
<
1
2
3
...
23
24
25
...
28
29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