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清】搜索到相关结果 353 条
-
王一君陶瓷艺术
-
作者:
王一君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评委
山东省
艺术创新
硕士研究生
陶瓷艺术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工艺美术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学院兼职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编委。多次担任山东省工艺美术作品评比评委、山东陶瓷艺术创新评比评委、全国刻瓷艺术创新评比评委。
-
清影自照 舒汝娉婷——浅析李清照与舒婷之“情”
-
作者:
余轩宇
宋婵媛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人情
舒婷
爱情
诗情
-
描述:
以“情”字为核心,从人情、爱情和诗情三个方面探讨李清照和舒婷的异同,从而使得这相隔千年的两位女性作家有了相似性,即:清影自照,舒汝娉婷。她们用自己的笔写出了最美的“自我”。
-
收藏家李巍再次捐赠元明清佛造像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造像
李巍
元明清
金铜
明永乐
佛教艺术
佛教造像
稀世珍宝
中国国家博物馆
吉祥天母像
-
描述:
近日,佛像收藏家李巍先生再次捐赠一批珍贵的佛像和佛教法器,这些文物将永久安奉于舟山市观音文化园内的观音圣坛。2009年,李巍先生就将自己收藏的22尊古代金铜造像捐赠给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其中,以“大明永乐年施”铜鎏金吉祥天母像、“大明永乐年施”铜鎏金无量寿佛像、明代铜鎏金橛金刚像为代表的佛造像,均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准,堪称稀世珍宝。佛教造像是佛教艺术中集大成者,佛教造像史是中国雕塑史的缩影和最好的代表。
-
清未民初油画《女子读书》鉴藏研究
-
作者:
胡艺
来源:
中国美术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未民初
女子
中国南方
鉴藏
读书
清代后期
社会各阶层
油画
-
描述:
清代后期,由于五口通商格局的形成,中国南方通商口岸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伴随大批社会各阶层民众涌入城市和西方来华人员日益增多,对西洋肖像画的需求已经不限于来到中国的西方官员、商人、船长、水手、旅行家
-
清末民初油画《女子读书》鉴藏研究
-
作者:
胡艺
来源:
中国美术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未民初
女子
中国南方
鉴藏
读书
清代后期
社会各阶层
油画
-
描述:
清代后期,由于五口通商格局的形成,中国南方通商口岸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伴随大批社会各阶层民众涌入城市和西方来华人员日益增多,对西洋肖像画的需求已经不限于来到中国的西方官员、商人、船长、水手、旅行家
-
油画《欧洲绅士肖像》的鉴藏研究
-
作者:
胡艺
来源:
中国美术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19世纪20年代
油画家
清代
欧洲
鉴藏
绅士
肖像画
-
描述:
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在清代画坛崭露头角的一位中国油画家,是林呱(Lamqua,又称关乔昌)。他师从长期侨居澳门的英国著名油画家乔治·钱纳利(George Chinnery,1774—1852年
-
李姝诗词
-
作者:
李姝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入松
北征
芳径
行香子
幽燕
中事
玉玲珑
云间
清平乐
忆江南
-
描述:
风入松·回湘途中寄燕北征人 旧时溪月旧时风。吹彻玉玲珑。 云烟霭霭花千树,更添得,离恨重重。 长羡天边团月,伴君南北西东。 相亲相望不相逢。除却梦魂中。
-
用千年古法烧制一只漂亮的饭碗
-
作者:
其弈
知音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碗
金师傅
烧窑
上釉
青釉
石湾窑
清三代
紫砂泥
龙窑
火石红
-
描述:
面朝大山,炒茶,种菜,采野果,去早市收购玩物,规划门口的那片田地该种怎样的作物…其弈和知音这对年轻夫妻,把古书中记载的神仙眷侣的日子搬进了现实。他们动手建设『活化石』柴烧窑,共同探索已有千年历史的烧窑技艺,其作品多是日常生活中实用的器皿,有浑厚、古拙的美感。生活与工作皆随意、自然,倒也各自枝繁叶茂。
-
开满鲜花的四月
-
作者:
吴祖丽
来源:
中国花卉盆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蔷薇
桃
蜡梅花
清地
鲜花
迎春
杏花
-
描述:
蜡梅花谢,春天施然登场。迎春、梅花、蔷薇相继盛放,又有桃李杏花相伴。春到四月,处处花繁鸟喧,天清地明,好风佳水。春天是顽皮的孩子,一跤跌进花海里,五彩斑删;春天是美丽的女子,转眼已是豆蔻年华、眉眼如花。
-
玲珑主义的诗篇
-
作者:
徐澄泉
来源:
散文诗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哲学命题
落水者
卓玛
灾难性事件
一滴清
早上好
鸟鸣
小虫
数日
门者
-
描述:
石头·剪刀·布这个游戏,我们都来玩。一匹上好的布,也可以是丝绸,一刀划过去,事物一分为二,成就一个伟大的哲学命题。丝绸,也可以是水。举起你锋利的刀,一刀砍下去!斩不断,理还乱,水更流,落入诗人无端的闲愁和世俗的窠臼。那个不慎的落水者,其实就是勇敢闯入的石头。他以其重量级的身份,坚硬的质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