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清】搜索到相关结果 421 条
-
清代宫廷油画和广州外销画比较研究初探
-
作者:
郑书丹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郎世宁
外销
艺术价值
传教士
广州口岸
比较研究
清代宫廷
肖像画
中国油画
-
描述:
现存的中西文献记载,中国油画初始于明朝,欧洲传教士飘洋过海来到中国,传播宗教的同时,也把油画传入了中国。至清朝,油画形成了南北鼎峙的两大派别,即北方的宫廷油画与广州口岸的外销画。在同时期不同的环境下
-
出土的景德镇陶瓷
-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江周刊:论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年希尧
陶瓷发展
作用
雍正王朝
清朝督陶官
-
描述:
出土的景德镇陶瓷
-
论仿古瓷在当今陶瓷市场的地位
-
作者:
占春生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市场
仿古瓷
乾隆
景德镇
中国古代
清代前期
地位
时代特色
工艺
瓷器
-
描述:
仿古瓷,即仿其釉彩、仿其器型、仿其纹饰或兼而有之,是中国古代瓷器中一种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工艺现象,不论在民间还是在官方都大量存在,因而仿古瓷存世很多。它主要萌芽于两宋,形成于元代,成熟于明代,繁荣于清代前期,衰落于清代后
-
清中期后官窑彩绘瓷中的御窑厂图像研究
-
作者:
周思中
汪冲云
黄薇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御窑厂
清官窑彩绘瓷
图像
-
描述:
清中期以后的官窑彩绘瓷御窑厂图像展现出清帝对于御窑陶冶非同一般的兴趣和控制欲望。从清初到清中晚期,清帝对于御窑及窑业的兴趣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我们掌握有限的几个图像来说,在乾隆初年的《陶冶图
-
陶瓷工笔仕女技法之我见
-
作者:
余全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景德镇
工笔画
陶瓷工
陶瓷绘画
表现形式
艺术创作
中国绘画
仕女画
历史悠久
-
描述:
景德镇的瓷上仕女画历史悠久,早在明末清初的青花,青花五彩中就已看到了它的足迹。自上世纪20年代景德镇珠山八友等把国画艺术引入陶瓷绘画
-
中国近代绘画中的“写实”与“写实主义”
-
作者:
黄丽莎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郎世宁
写实技法
中国近代
波臣派
中西绘画
写实主义
创作
中国画
清代宫廷
西画
-
描述:
绘画的写实问题一直贯穿于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早期西画的流入构建起国人新的观看经验,并在中西绘画的视觉比照中产生了国画写意,西画写实的感性判断。在之后的一系列绘画实践中,对西法的借鉴拓展了中国传统的工笔写实技法,发展出一种特殊的写实绘画。但是这类创作并未影响我
-
谁在校园“雕塑”了笑料?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校园
调侃
清华
中国艺术
百年校庆
梅兰竹菊
女博士
雕塑
-
描述:
何瑞娟在2011年6月3日《中国艺术报》撰文指出,清华百年校庆期间,配合校庆举办的“清华·国际校园雕塑大展”在开展伊始就遭到学生的调侃,如有人将《毕业时刻》注解为“女博士都是铁血战士”,另外还有《梅兰竹菊图》带有隐性恶俗意义的菊花、“五花肉”“蠕动的大肠”“性站立小便器”。
-
浙江兰溪明清牌坊群研究
-
作者:
陈星
来源:
中国名城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兰溪
牌坊
明清
-
描述: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浙江兰溪市拥有旧牌坊不下二百余座,堪称"牌坊之乡"。这些牌坊均为明清两代所遗存,形制各异。就材质来说,多为青石构建,也有木构、砖构或木石混合的。有的古朴庄严,有的精致典雅
-
创意,文化产业魔法棒
-
作者:
孙丽萍
来源:
中国名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经济
上海世博会
历史文化资源
魔法
金融资本
文化创意产业
中国文化产业
《清明上河图》
-
描述:
创意,正在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点石成金的“魔法棒”。从上海世博会上的高科技《清明上河图》,到北京798园区、上海泰康路、8号桥、深圳大芬油画村,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正在借鉴全球智慧、结合金融资本、激活丰厚历史文化资源的道路上“一路狂奔”。文化创意产业正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板块。
-
《艺术清华》展览在国博开幕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材料
百年校庆
展览
中国美术家协会
艺术教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艺术门类
中国国家博物馆
-
描述:
之一,也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自3月1日试运行以来的第一个外接展览。展览共展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64位任课名师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综合材料等艺术门类在内的作品24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