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清】搜索到相关结果 207 条
-
中国结
-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学大观园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编结
绳线
中国结
清代
含义
饰物
装饰艺术
服饰
绳结
结绳
-
描述:
中国结其实是一种古老的编织艺术。一根根五彩的丝线,悬垂在居室四周,古朴而风情流转。自然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吉祥漂亮的中国结,既为主人祈福来年的平安富贵,同时也体现着主
-
石窟的长廊(下)
-
作者:
胡杨
来源:
科学大观园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编结
绳线
中国结
清代
含义
饰物
装饰艺术
服饰
绳结
结绳
-
描述:
每一条独特的石窟走廊,在佛教传播史,应该有自己的位置。我一直把甘肃的河西走廊称之为东方走廊,因为它所呈现的是整个东方文化的背景,且不说古代丝绸之路所创造的辉煌,仅仅是佛教的传播,这里就可以展开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卷。
-
慈禧绣庄今何在
-
作者:
王文轩
来源:
科学之友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慈禧
皇宫
明清时期
-
描述:
京绣又叫宫绣,明清时期开始大为兴盛,多用于宫廷装饰、服饰,用料讲究、技术精湛、格调风雅,民间高档的宫绣大都与皇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京绣属手工刺绣,所以在今天机绣发达的时代,为区别于机绣又名手绣
-
形象对话—中国油画·工笔重彩·水墨肖像艺术展作品选登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高级研修
美术学院
招生
绘画
油画创作
教育培训管理
清华大学
简章
研修班
-
描述:
形象对话—中国油画·工笔重彩·水墨肖像艺术展作品选登
-
欧洲画珐琅与清官瓷胎画珐琅
-
作者:
周思中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洲
珐琅作
康熙
瓷胎
釉下彩
搪瓷釉
陶瓷釉
装饰材料
清官
二氧化硅
-
描述:
也许,打动康熙的不仅是这种色泽亮丽的釉彩,而且还是由画珐琅所表现出来的精细传神的精神吧。这种精细化精神似乎象征着17到18世纪人类做事的一丝不苟和精细入微的优良品质和方式,它可能是康熙正在寻找而一时无法找到的象征,而欧洲画珐琅正好是这种精神和形式的对应物。
-
四季如春的水蜡盆景——几点栽培心得
-
作者:
李子德
来源:
中国花卉盆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树种
林清
小型盆景
业余
桩头
改革开放
出场
民众
制作
文化复兴
-
描述:
我业余爱好盆景多年。素材都取自当地最普通的树种,从未用过名贵的树种。如水蜡在蓄林清杂中,都被清出场外,历来民众都将其用作柴烧。改革开放后盆景文化复兴,水蜡成了优秀的盆景素材。现在较大的水蜡桩头基本
-
试论宋代工笔花鸟画对徐熙画法的认识与推崇
-
作者:
张赤
来源:
中国花鸟画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
理论著作
自然观
画法
徐熙
北宋中后期
清新自然
工笔花鸟画
-
描述:
徐熙与黄筌,是五代至北宋初年的两位花鸟画家。在西蜀,黄筌工致富丽的画风成为时人的楷模,徐熙画法却被冷落一旁,不被重视;在南唐,虽有李后主"爱重其迹",但在北宋百年间莫不以黄筌父子的画风作为图画院的标准。然而从北宋初年开始对徐熙画风的定位却起了微妙的变化,这种
-
端丽华贵与清雅秀润:张贤明花鸟画简论
-
作者:
曹玉林
来源:
中国花鸟画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
花鸟画
简论
意味
中国画
清雅
别具一格
审美价值
-
描述:
张贤明,1970年生于福建省东山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花鸟画家协会理事、福建省东山县文联副主席。作品曾获全国第三届中国画展优秀作品、新世纪全国中国画大展金奖、世界华人书画展铜奖、全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优秀奖、全国当代花鸟画艺术大展优秀奖、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展优秀奖,入选第八届、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展,首届、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首届、第二届全国中国花鸟画展,首届、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出版有《张贤明作品集》《张贤明画集》《张贤明工笔精品集》等多部个人画集。
-
青花带我们去远航
-
作者:
吕天月
来源:
收藏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乾隆时期
外销
出版发行
清代
雍正
人民美术出版社
康熙
-
描述:
《清代外销青花瓷》由广西人民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了,相比时下出版的许多大部头图录,它并不起眼。这本32开的小册子辑录入100种清代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青花瓷,都是从好玩堂主人多年的收藏中遴选出来的。
-
大佛的鼻孔
-
作者:
林清玄
来源:
意林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手指
工匠
回头看
林清玄
鼻孔
版本
故事
佛像
普度众生
雕塑
-
描述:
有一位雕塑佛像的工匠,他的手艺远近驰名。当他为一座佛寺雕刻的佛像落成的时候,附近几里的人都跑来观礼,人人都为那座佛像的庄严伟大而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