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涵】搜索到相关结果 1383 条
-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纹饰研究
-
作者:
崔鹏
周浩
来源:
江汉考古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梅瓶
文化内涵
元代
图像研究
四爱
-
描述:
本文以现存于世的两个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为中心,对四爱图的文化内涵和图像结构展开讨论。通过元代文集《四爱题咏》解读元代"四爱图"题材的文化背景,阐明"四爱"文化的形成时间、接受人群、典故构成及内涵。并将
-
方圆相济,天人合一 浅论紫砂壶《祥和六方》的造型设计和文化内涵
-
作者:
朱彩红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设计
天人合一
书画艺术
饮茶方式
文化内涵
六方
紫砂壶
中华文化
-
描述:
近代著名文学家林语堂先生说:只要有一把茶壶,中国人走到哪里都是快乐的。宜兴紫砂壶起源于宋兴于明清,因饮茶方式的改变而诞生,它以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为根基,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成长的养分,在历代匠人与时俱进的创新下不断开拓发展,它从摆脱传统实用器陈腐的匠气,到融入哲学思想、茶人精神、书画艺术和自然韵律
-
当代薄胎瓷绘画性审美表现研究
-
作者:
王清平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征
薄胎瓷
内涵
当代
绘画性审美表现
-
描述:
薄胎瓷是我国传统名瓷之一,其绘画性审美表现具有悠久传统。薄胎瓷绘画性审美表现与薄胎瓷的材质特性紧密相连,在与材质特性的融合中,在笔触、色彩、空间、光影等方面形成鲜明特征,并在技术进步、艺术化趋势、文化回归和设计观念等方面体现出丰富的内涵。
-
浅谈瓷上莲花纹的文化内涵与艺术
-
作者:
王 纳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文化内涵
莲纹
艺术表现
-
描述:
莲花纹是常用的陶瓷装饰纹样,也是典型的宗教纹样之一。本文就莲纹在陶瓷上的发展与艺术表现着手,探寻莲纹的文化与艺术价值。
-
浅析传统陶瓷绘画程式
-
作者:
秦立民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内涵
陶瓷绘画
道家哲学
绘画艺术
程式
装饰艺术
文化基础
使用工具
-
描述:
形象与造型,在某种意义上是同义词。人们习惯用“造型”表示无生命物体的形象。而“形象”多注重指人物精神内涵层面。广义上讲,无论是人还是物在绘画中均可视为一种“形象”,称为“造型”。传统陶瓷绘画基于文化
-
浅谈陶瓷装饰艺术与社会需求之关系
-
作者:
胡 涛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文明
人类进步
精神内涵
社会需求
陶瓷器具
生活器具
装饰艺术
生活用具
-
描述:
陶瓷的产生是为了解决人类日常生活所需的问题,陶瓷的发展也顺应因人类进步而对生活器具产生的新的需求。陶瓷从最初的天然无雕饰,到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逐渐创新的精美装饰,从最初的只为生活用具,到随着人类的审美情趣的变化而逐渐成为集生活功用和精神内涵于一体的工艺品,经历了漫长的几千年。陶瓷之所以能从单纯的用
-
略论瓷上梅花的审美内涵
-
作者:
计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福花
梅花
象征
陶瓷
画梅
中国传统
梅兰竹菊
岁寒三友
中华民族精神
审美内涵
-
描述:
梅花,又名五福花。梅花的五片花瓣,象征快乐、幸福、顺利、长寿、和平。梅花位于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有"花中气节最高坚"之称。她不像牡丹追求华贵,也不像菊花过于隐逸,她谦逊朴质,坚贞不屈,以自己的品格,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有着"国魂"的美誉。梅花又是中国传统松竹梅"岁寒三友"之一。梅花清
-
粉彩瓷装饰审美浅议
-
作者:
江金承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特征
收藏家
景德镇
文化内涵
艺术风格
艺术作品
粉彩瓷
装饰艺术
-
描述:
粉彩瓷装饰审美浅议
-
浅谈文化素养与陶瓷绘画的关联
-
作者:
刘嘉鸿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层面
中国文化
相互作用
文化素养
时代进步
文明形式
精神内涵
陶瓷绘画
土壤耕作
植物生长发育
-
描述:
文化(Culture),从上古最早指代土壤耕作,动植物生长发育的词义,随着时代进步,科技昌明演变为精神化的文明形式,成为一个大概念,渗透在社会的各个层面,是人们生存的方式和方法。从深层次上讲,它又是多层面的,有精神的也有物质的,精神和物质又相互作用,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循环往
-
锐意求新:论陶瓷产品的个性化设计
-
作者:
王爱红
伍欣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内涵
个性化设计
陶瓷产品
附加值
-
描述:
"视角去赋予陶瓷产品功能、装饰、文化内涵等要素,进行针对性的设计,"锐意求新"突出产品特色,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陶瓷产品设计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