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液相】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
油滴釉制作工艺的研究
-
作者:
缪松兰
马光华
资文华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泡
工艺因素
油滴釉
液相分离
-
描述:
在研制氧化气氛烧制油滴黑釉器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油滴釉形成的工艺因素.通过一系列试验,进一步验证了油滴釉在结晶过程中主要发生了液液分相;釉料的化学组成是油滴晶斑形成的先决条件;釉层厚度、烧成制度等是决定釉面效果的重要因素;油滴晶斑的呈色不仅与烧成气氛有关,还与着色氧化物的引入有关.
-
液相法制备ZrO2超微粉末的研究进展
-
作者:
李霞
顾幸勇
刘琪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团聚
液相法
水溶性高分子
ZrO2稳定剂
-
描述:
二氧化锆超微粉末的制备方法按所用原料的形态不同分为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其中液相法因其制备形式的多样性、工艺简单,可控化学组成和粒径分布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本文详细地综述了液相法制备ZrO2超微粉末的研究进展,特别就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水热法给予了重点阐述,同时讨论了稳定剂的种类,粉体团聚的控制方法及水溶性高分子的种类.
-
铁红釉的液相分离
-
作者:
陈显求
黄瑞福
陈士萍
赵达峰
王金田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7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面张力
显微结构
不溶混性
还原气氛
化学组成
红釉
氧化气氛
两液相
液相分离现象
陶瓷工业
-
描述:
下,海参棕颜色变黑,在适当的烧成条件下橘红色花斑变化不大。因此,生产工艺比较容易控制,成品率高。在景德镇地区,几乎各个陶瓷厂都有制造,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已经系统地研究了这种釉的工艺制造规律并且进一步观察其显微结构[1][2]。这种釉在化学组成和配方上也略与国外的[3]相似。
-
坯体在高温下晶相的发展和粘度的变化
-
作者:
高凌翔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英
玻璃相
高岭
坯体吸水率
二次莫来石
加热过程
扫描电镜
液相
表观粘度
温下
-
描述:
本文以瓷石—高岭所组成的坯体为例,对它在加热过程中晶相的发展和高温下坯体粘度的变化,作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讨论。实验过程中应用了热分析、X射线衍射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坯体在高温下粘度的测定,是利用一台专门设计为陶瓷材料研究用的高温扭力装置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坯体的粘度,在900—1150℃之间高温下急剧下降,1150—1300℃之间变化不大,温度继续上升至1350℃,粘度迅速减小。结合高温下坯体中石英和莫来石含量的分析以及扫描电镜(SEM)的观察,对粘度的上述变化给了初步的解释。高温下粘土中所释放出来的无定形SiO_2具有很强的反应能力,它与玻璃相发生作用,提高了坯体液相中硅的含量,从而缓和了坯体粘度的下降。而针状的二次莫来石在液相中的析出,产生的网状结构又增强了坯体的稳定性,使得坯体在高温下粘度的下降更为缓慢。从而使坯体有可能获得较宽的烧成范围。温度上升到1350℃,坯体中石英的大量溶解,液相总的数量迅速增加,导致坯体粘度的显著下降。分析坯体在高温下晶相的发展和粘度的变化的实际过程,对进一步理解高温下坯体的变形是有意义的。
-
无光白斑釉的复现及白斑形成机理的探讨
-
作者:
徐端
裴万柱
刘志斌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显微结构
晶体
玻璃相
隧道窑
透明釉
烧成温度
化学组成
无光釉
釉面
液相分离
-
描述:
江苏省高淳陶瓷厂于隧道窑内试制炻器无光釉时,偶尔烧出一批具有白斑纹样的釉面。其中部分产品的整个釉面,不仅白斑的数量和分布都很均匀,而且白斑的尺寸相近(约在2~5毫米之间),形貌亦较规整,皆近圆形,或孤立分布,或数个至十数个聚集。每个白斑都有一白度较高的中心;基釉呈乳灰或浅橙黄色,平滑而且有细绒状流动
-
ZrSi04—Cd(S,Se)包裹颜料液相反应工序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
-
作者:
邓美兰
孙国梁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颜料
Se)包裹颜料
设计
颜料色差
ZrSi04—Cd(S
液相反应工序
酸碱度
模糊控制系统
-
描述:
本文根据ZrSi04—Cd(S,Se)包裹颜料的生产实践需要,首次将模糊控制思想应用于陶瓷颜料的生产。设计了液相反应工序的模糊控制系统,采用双输入双输出的模糊控制器,同时控制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的流量及流量变化,达到稳定混合沉淀物的酸碱度的目的,从而减少颜料色差,提高产品质量。
-
可控团聚状态的氧化物超细粉末制备技术
-
作者:
刘琪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粉末团聚
超细粉末
液相法制备
陶瓷粉末
制备技术
氧化物
硬团聚体
团聚状态
干燥工艺
工艺条件
-
描述:
有关制备技术和工艺条件对超细粉末团聚状态的影响是陶瓷学家们目前面临的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液相法制备氧化物超细粉末过程中控制团聚状态研究中的某些问题进行评述和讨论.在液相法制备超细粉末过程中,粒子的生成条件对团聚体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控制沉淀反应过程中胶粒的聚集特征就可以控制粉末的团聚状态,以制取优质陶瓷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