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HPLC法同时测定月桂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浓度
作者: 杨振寰   刘霞   翁蕊   罗幼松   来源: 油田化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定量测定   表面活性剂驱油液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月桂酸钠   混合表面活性剂溶液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描述: 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月桂酸钠(SL)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浓度的方法.所用色谱柱为阴离子交换色谱柱,柱长200 mm,内径4.6 mm,填料孔径5 μm.实验确定流动相A为体积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伪麻黄碱水杨酸盐血药浓度
作者: 高岭   李莉   刘利军   杨文远   郭东更   张学明   王富强   谢慧军   曹秀琴   来源: 药物分析杂志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伪麻黄碱水杨酸盐   药代动力学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血药浓度   生物利用度  
描述: 目的: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伪麻黄碱水杨酸盐在兔血的药物浓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血清样品分别用硫酸铵沉淀蛋白,甲醇提取,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伪麻黄碱水杨酸盐。色谱柱:CLC-DOS 4.6
坯体在高温下晶相的发展和粘度的变化
作者: 高凌翔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英   玻璃相   高岭   坯体吸水率   二次莫来石   加热过程   扫描电镜   液相   表观粘度   温下  
描述: 本文以瓷石—高岭所组成的坯体为例,对它在加热过程中晶相的发展和高温下坯体粘度的变化,作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讨论。实验过程中应用了热分析、X射线衍射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坯体在高温下粘度的测定,是利用一台专门设计为陶瓷材料研究用的高温扭力装置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坯体的粘度,在900—1150℃之间高温下急剧下降,1150—1300℃之间变化不大,温度继续上升至1350℃,粘度迅速减小。结合高温下坯体中石英和莫来石含量的分析以及扫描电镜(SEM)的观察,对粘度的上述变化给了初步的解释。高温下粘土中所释放出来的无定形SiO_2具有很强的反应能力,它与玻璃相发生作用,提高了坯体液相中硅的含量,从而缓和了坯体粘度的下降。而针状的二次莫来石在液相中的析出,产生的网状结构又增强了坯体的稳定性,使得坯体在高温下粘度的下降更为缓慢。从而使坯体有可能获得较宽的烧成范围。温度上升到1350℃,坯体中石英的大量溶解,液相总的数量迅速增加,导致坯体粘度的显著下降。分析坯体在高温下晶相的发展和粘度的变化的实际过程,对进一步理解高温下坯体的变形是有意义的。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