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ZnO包裹γ-Ce2S3大红色料的制备及其温度稳定性
作者: 陈镇华   李月明   王竹梅   沈宗洋   谢志翔   高轶群   马振国   来源: 硅酸盐学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度稳定性   包裹色料   液相法   gamma硫化铈   氧化锌  
描述: 以乙酸锌、六亚甲基四胺和CTAB为原料,采用液相法制备ZnO包裹γ-Ce2S3大红色料,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对ZnO包裹γ-Ce2S3色料的温度稳定性及H2S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在90℃时形成了均匀致密的ZnO包裹层,包裹后的色料温度稳定性从350℃提升到380℃,在380℃空气气氛下热处理后的红度值a*达36.17,高于未包裹色料的a*值(27.99)。将包裹后的色料在200℃热处理0.5 h后并未发现有H2S气体放出,且色料红度值保持不变。
液相浸渗法制备复杂形状蓝色氧化锆陶瓷
作者: 宋明   刘冠伟   谢志鹏   来源: 人工晶体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注射成型   液相浸渗法   蓝色氧化锆陶瓷  
描述: 选用含有蓝色着色离子(Co 2+ 和Al 3+ )的溶液对水萃取脱脂后具有孔隙结构的注射成型陶瓷素坯进行浸渗然后经高温烧结制备出结构完好的蓝色氧化锆陶瓷。实验表明,当浸渗温度为25℃时浸渗速率非常缓慢,随着浸渗温度的升高浸渗速率也随之加快,但到60℃时,坯体因浸渗速率过快会导致坯体肿胀、开裂等缺陷,所以最适宜的浸渗温度为40℃。不同烧结温度制备的蓝色氧化锆陶瓷样品的XRD图谱分析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在1450℃时烧结出的蓝色氧化锆样品结构致密、颜色均匀。与常规的机械混合法比较,液相浸渗法制备出的样品中着色相均匀分布,而机械混合法制备出陶瓷样品中的着色相分布出现明显的分界。
ZrSi04—Cd(S,Se)包裹颜料液相反应工序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
作者: 邓美兰   孙国梁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颜料   Se)包裹颜料   设计   颜料色差   ZrSi04—Cd(S   液相反应工序   酸碱度   模糊控制系统  
描述: 本文根据ZrSi04—Cd(S,Se)包裹颜料的生产实践需要,首次将模糊控制思想应用于陶瓷颜料的生产。设计了液相反应工序的模糊控制系统,采用双输入双输出的模糊控制器,同时控制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的流量及流量变化,达到稳定混合沉淀物的酸碱度的目的,从而减少颜料色差,提高产品质量。
可控团聚状态的氧化物超细粉末制备技术
作者: 刘琪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粉末团聚   超细粉末   液相法制备   陶瓷粉末   制备技术   氧化物   硬团聚体   团聚状态   干燥工艺   工艺条件  
描述: 有关制备技术和工艺条件对超细粉末团聚状态的影响是陶瓷学家们目前面临的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液相法制备氧化物超细粉末过程中控制团聚状态研究中的某些问题进行评述和讨论.在液相法制备超细粉末过程中,粒子的生成条件对团聚体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控制沉淀反应过程中胶粒的聚集特征就可以控制粉末的团聚状态,以制取优质陶瓷粉末.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