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青花”成熟何其晚——从元代写意画的审美时尚推动了“青花”发展谈起
作者: 朱方诚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至正   海内外学者   象耳   上釉   胎质   釉下彩   写意画   装饰手法   世界陶瓷   一次烧成  
描述: "青花"是世界陶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是我国陶瓷业中的重要品类。"青花"是用含钴的矿料直接在烘干的素胎上描绘、上釉后入窑一次烧成,呈现白底蓝彩的釉下彩瓷器。无论是烧造历史之早,还是从传播范畴之广,都可以说开创了世界瓷业的奇迹。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开,把"青花"瓷种放到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上来看,就会发现"青花"发展的契机、过程和成熟的原因。1929年,江西玉山县发现一件带有元代至正十一年(1351年)铭款的青花象耳瓶,引起了海内外学者"青花"研究的热潮,逐渐形成了青花成熟于元后期观点,并且把与这件象耳瓶相近的元青花瓷器,定为"至正型标准器"。然而,青花的创烧,又源于何年?有人说末代,但迄今为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