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不断求新 评新时期吕洪仁的油画艺术
作者: 小英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新时期   现实主义   艺术创作活动   新中国   洪仁   历史时期   泛政治化   学院派   中国油画  
描述: 吕洪仁先生从事油画艺术创作和实践的过程,伴随着新中国的油画艺术从"土油画"阶段逐步发展,历经文革的"泛政治化"时期,至学院派现实主义形成,并最终繁荣的过程。纵观吕老的油画艺术,可以看到他的艺术创作活动始终与新中国各历史时期
甘学军:收藏就在我们身边
作者: 韩凤石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投资   拍卖   生活方式   艺术家   当代艺术   中产阶级   成交   艺术品市场   收藏理念   油画  
描述: 《艺术与投资》:您对华辰今年秋拍油画雕塑部门3200多万的成交总额和66%的成交率,这样的结果满意吗?是否达到了之前预期的标准?甘学军:这个结果不能说不满意吧,老实讲,按常态来说,成交了一半就算是成功的拍卖。只是说这些年书画之类的市场,被弄得火爆至极,好像不成交90%以上不算是成功似的,实际上拍卖作为一个中介的交易市场来讲能够有一半的成交,其实就是一个很常态的成功的状态,所以成交率66%,我想作为一个一般状况下的拍卖应该是成功的。
版画艺术的出路在哪?
作者: 邵大箴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版画创作   版画艺术   艺术家   现实生活   生活积累   中国画   中国现代   中国版画   油画   出路  
描述: 版画的问题不是孤立的,和其他美术门类如中国画、油画、雕塑遇到的问题有许多共同之处。面临改革开放的新形势,面临商品大潮与市场经济,版画创作者的心态如何调整、适应,如何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与此相关的,是如何解决好"五四"以来的艺术传统与艺术创新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西方现代
凯恩斯与收藏
作者: 马健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家   艺术赞助   生活方式   艺术家   藏书   名人手稿   凯恩斯   古籍善本   油画   绘画艺术品  
描述: 现当代绘画艺术品;也不完全是因为凯恩斯能够进行"研究性收藏"——他在深入研究自己所收藏的牛顿手稿后,曾写下脍炙人口的论文《牛顿其人》;更重要的是他与众不同的收藏理念——凯恩斯认为,收藏实际上代表了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
艺途回眸:艰辛与执著——从吕洪仁看中国第二代油画家的市场价值
作者: 李木一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场价值   艺术院校   长时间   贴近生活   艺术创作   第二代   执著   作品   中国油画   代油  
描述: 作为中国第二代油画家,吕先生的画集,不够厚,也不够华丽,有的是一种平凡与朴素。那里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如此地贴近生活,一张张连环画带我们回到了四五十年代的生活;一张张速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朋友兄弟的情谊:一张张油画让我们看到了吕先生的生活情怀。一本画集是一次艺途回眸,更是一次生活的回眸。
艺术让生活更美好:记马爹利鼎力呈现之“世博轴雕塑展”
作者: 常旭阳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世博会   品牌   耐候钢   法国   艺术作品   都市生活   艺术家   当代艺术   雕塑   公共艺术  
描述: 作为展示当今各国科学文化最高水准的交流平台,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5月拉开了帷幕。而与此同时,世博会期间重要的公共艺术展——由法国密特朗艺术中心主办,法国著名干邑品牌马爹利鼎力呈现的世界的艺术·世博轴雕塑展——也如期与千万公众见面。事实上世博会从诞生之初便与艺术结下不解之缘。安格尔、德拉克洛瓦、柯罗、库尔贝等积极参与早期世博会;1937年毕加索专门为世博会西班牙馆创作了大型壁画《格尔尼卡》,震惊了世界;而
自由活动:年青艺术家项目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则   活动   美术文献   项目机构   艺术家   艺术中心   自由   具体内容   作品   展区  
描述: 自由活动:年青艺术家项目已于2008年7月3日在美术文献艺术中心五楼启动,7月18日对外开放。项目具体内容是:将展场划分为19个墙面展区、一个影像厅、若干装置、雕塑展区,邀请年青艺术家参加。为了充分体现自由的原则,艺术家以自愿参加为
英雄归来——评沈敬东的近期绘画
作者: 高岭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军人形象   主题性绘画   英雄   精神生活   新中国   典型环境   中国艺术史   军事题材   人物形象   中国军队  
描述: 军事题材绘画,在新中国艺术史上曾长期占据重要位置。因为新中国的成立是通过长期的战争换来的,再现中国军队的成长历史以及它在新中国诞生之前的坚苦卓绝的斗争,是新中国主题性绘画的重心之一。不过,新中国毕竟更多的时期是和平年代,军事题材绘画进入普通百姓的精神生活更多的是具体军人形象的塑造。
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影像档案馆推荐(二)
作者: 杨城   来源: 当代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场   天安门   作者   艺术中心   隐喻   镜头   纪录片   影像档案   宏大叙事   日常生活  
描述: 《广场》【作者】:张元段锦川【类型】:纪录【片长】:100分钟【出品日期】:1994年《广场》拍摄的是天安门广场,通过这样的简略命名,作者将地理名词上升为隐喻和意像,获得更开放的指向。广场一词在中国屡受偏爱,它是反右时期一份著名学生刊物的名字,尹朝阳油画的名字,也是李志民谣歌曲的名字——它们都和某种宏大叙事有关。法国
在我平淡无奋的生活中找寻艺术的力量:李景湖访谈
作者: 卢迎华   李景湖   来源: 当代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作过程   策展人   生活哲学   生活中   艺术家   创作   东莞   极简主义   作品   实用主义  
描述: 卢迎华:你在哪里出生?目前居住在哪里?李景湖:我出生在东莞,目前也是生活在东莞。卢迎华:你在哪里上的学?学的是什么专业?李景湖:我大学毕业于广州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