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生活陶艺空间研究
作者: 饶媛媛   刘清云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空间   造型空间   生活陶艺  
描述: 在综述生活陶艺概念的基础上就生活陶艺空间作了一定的研究,分析了生活陶艺空间的分类及其实现过程;生活陶艺的"空间"的实现过程就是一个设计者、使用者与接受者共鸣的过程,也是一个传统文化创新的过程,同时更是一个与它民族协调共生的过程。
静穆的辉煌:16、17世纪西方静物画的风格演变
作者: 唐珂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果   意大利   艺术家   花卉   荷兰   艺术形式   世纪   静物画   日常生活   静穆  
描述: 静物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最早出现于16世纪的意大利,繁荣于17世纪的荷兰。静物画在内容表现与艺术形式上,是以沉静内敛、静止不变的物体如花卉、器皿、蔬菜、蔬菜、水果、用具等日常生活物品作为表现对象,艺术家通过对这些对象的描绘,来
陶瓷粉彩山水画创作感悟
作者: 邵军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景德镇   山水画创作   现实生活   创作者   表现形式   陶瓷粉   中国画   作品   粉彩  
描述: 山水画自古以来就是创作者常用的表现题材,作者根据自己的文化和美术修养,以及对现实生活的认知,创作出内涵深厚、不拘一格的可欣赏画卷。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历来号称"唐画之祖",其实,也可以称为"中国古代山水画之祖"。《游春图》反映了
浅谈陶瓷文化中的中国民俗
作者: 傅建文   王筱凤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文化特色   审美追求   审美观念   陶瓷文化   陶瓷艺术   题材   社会生活   民俗文化   审美价值  
描述: 陶瓷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陶瓷是一种工艺美术,也是一种民俗艺术,民俗文化,因此,它与民俗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表现出相当浓厚的民俗文化特色,广泛地反映了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世态人情和我国人民的审美观念、审美价值、审美情趣与审美追求。我国人民
入户调查的“苦”与“乐”:一个统计调查人的工作感悟
作者: 胡瑛   来源: 中国统计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入户调查   调查活动   统计和   客观规律   原始社会   调查员   统计调查   调查对象   世界   结绳记事  
描述: 统计是人类认识社会事物发展及客观规律的武器。在世界的统计和统计的世界里,我国早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及奴隶社会的进程中,就用"结绳记事"的方式开始了统计调查活动。今天,中华民族的统计调查活动已经过了数千年的历史,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积累了大量而又丰富的资料,取得了卓越的成
浅谈传统陶瓷的艺术成就
作者: 吴国红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视科技   景德镇   传统陶瓷   艺术价值   科学技术   制作方法   艺术成就   物质生活   陶瓷艺术   重要价值  
描述: 陶瓷不仅是科学技术的产物,并且也是艺术的创造,它为人类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服务,两者之间,相得益彰。如果只重视科技的提高,而忽视艺术的质量,就必然失去陶瓷本身的重要价值。我国传统陶瓷有一整套独特的制作方法、独特的表
浅论花鸟画的历史发展
作者: 毛建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花鸟画   中国文化   现时代   思想感情   精神面貌   审美关系   工笔花鸟画   社会生活   重要组成部分   审美客体  
描述: 中国花鸟画,兴起于北宋,鼎盛于明清,繁荣于近现代,集中地体现了人与作为审美客体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它往往通过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来体现时代精神面貌,从而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中国花鸟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和辉
摆线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作者: 丁明武   来源: 中学物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路面   数学曲线   物理背景   地面运动   轨迹方程   摆线原理   轮缘   匀速直线运动   日常生活   匀速圆周运动  
描述: 1摆线的形成和轨迹方程摆线为奇妙的数学曲线之一,数学曲线的形成都有其物理背景.在日常生活中,沿平直路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各种车辆,其轮缘上任意一点相对地面运动形成的轨迹即为摆线.如图1所示,为正在平直路面以速度v0匀速行驶的某车
征兆
作者: 林琳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性存在   地球   物质生活   海洋   科学   物种   文化内核   人类中心主义   心灵   征兆  
描述: "我们正处于文化衰落的征兆之中,由于不再反思文化,实际上也就离弃了文化。"文化学者阿尔贝特·施韦泽(Albert Schweitzer)如是说。离弃了文化,人还在吗?现代人生活的这个世界,顶礼膜拜
惚兮恍兮的意境
作者: 高岭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作品   生活环境   景物   艺术作品   艺术家   表达   个人化   画面   宗教题材   画册  
描述: 刘国夫的绘画确确实实是非常个人化的作品,从画面本身和这个画册都可以看出。从画册里我们看到刘国夫工作窒窗外荒芜的野草,还有他收藏的一些明清木雕,这些东西他格外的重视。可以说这个里面传递出来一种感觉,把自己的宝物、平常的喜好用在这个画册上,应该说能够体现山在江苏南京的生活环境,表达出他对生
< 1 2 3 ... 7 8 9 ... 65 66 6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