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为什么帝王的艺术品位能主导市场?
作者: 刘晓丹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描述: 宫廷向来与高贵挂钩。龙美术馆于2015年8月推出了“中国古代宫廷艺术品大展”系列之“盛清的世界——康雍乾宫廷艺术”,由全球私人藏家提供的260余件(套)展品中,包括2001年在香港佳士得以1600万
张展:中国的工业设计仍然在路上
作者: 姜浩峰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描述: 走进二工大应用艺术设计学院的陈列室,我眼前一亮——比如一款婴儿推车,小巧玲珑,目前街头也有许多人在使用。“这是十多年前的设计了,品牌方很满意。别看这些年新款式的婴儿推车频频出街,但这一款的销量一直很稳定。”张展告诉我。我没有告诉他的是——事实上我家用的恰恰是这一款,没想到遇到了设计师本人。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即将迎来55周年校庆。
雕塑明天·雕塑未来
作者: 何桂彦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描述: 今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对“雕塑”的定义已变得愈发的艰难。在同一件作品中,可以有前现代的、现代主义的、后现代的因子,而在形态上既可以是装置,也可以说是建筑,还可以接纳影像或Vldeo艺术的手法,很显然,与传统意义上的“雕塑”比较起来,总体上呈现出“去雕塑化”的特征。既有的边界、既有的范式不断地被突破,被解构,而新的标准、新的可能性也随之产生。
雕塑,精神之肖像
作者: 杨棵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描述: 贾科梅蒂 隐秘伤痛的揭示者 TIPS 雕塑放在哪里? 雕塑与绘画作品不同,它们是三维的,十分强调空间性,雕塑的摆放要能与整个居住环境形成空间上的呼应。对于家庭来说,室内环境一般高度有限,内部充满了房主的家具和装饰物,因此在室内摆放雕塑,通常都要让空间变得“空”一点,雕塑的尺寸也不能过大,这样才能让雕塑与空间之间的关系比较和谐,并让雕塑强大的“场”明显地散发出来。
李真 雕塑面前我只是个配角
作者: 徐小雅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描述: 2014年11月15日,李真的最新个展“荒徒”在北京开幕,首次展出了李真以泥土为主要媒材创作的雕塑作品“凡夫系列”。 这个主题名让我很感兴趣。字面意思上看,“荒”者,寓意荆棘与荒凉,“徒”者,表行走,二者结合,似在讲述某种无止尽的坎坷漂泊。 这与我的既有印象不太吻合。除去2012年他发表的“造化之不生不灭:千岁与草民”系列聚焦人与社会的关系之外,印象中李真的作品,大部分都披着墨黑外表,举重若轻,畅快自在,甚至把人惯出了只要跟随李真展览,便能追求高尚轻松的精神愉悦的脾性。
何桂彦:雕塑明天 雕塑未来
作者: 暂无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描述: 何桂彦:雕塑明天 雕塑未来
璀璨星空下的回家少女陈逸飞雕塑《上海少女》捐赠“上海中心”仪式
作者: 暂无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描述: 璀璨星空下的回家少女陈逸飞雕塑《上海少女》捐赠“上海中心”仪式
“室内乐”的诱惑(四)室内乐的春天
作者: 吴淑婷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描述: “巴洛克”这个词,似乎有些不明觉厉,给大家的感觉就是遥远而神秘,事实上我们生活当中许多熟悉而美妙的旋律都出自巴洛克时期的经典室内乐作品。 我们还是先来“百科”一下。“巴洛克时期”一般指1600-1750年之间,巴洛克(Baroque)一词意为不规则的珍珠,是文艺复兴后的一种艺术风格,在绘画、建筑、雕塑、音乐等艺术领域都有体现。
怀揣一个浪漫主义的心看世界
作者: Apple   来源: 财富堂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艺术家   题材   蒙古   道法自然   寻路  
描述: 对于安特卫普的第一印象是古老的建筑与城市雕塑,就像走进了16世纪的一本艺术教科书里。这里到处都散发着巴洛克时期的气息。围绕着市政广场的建筑群与地面铺饰的石块都在告诉你这里曾经风华绝代过。对于我来说这里就像一个迷宫一样,让我兴奋。我想,我应该慢一点,再慢一点地来跟这个城市相处。我要穿一条塔夫绸的长裙穿街过巷,黄昏的街道被细雨打湿,咖啡与烟草味忽远忽近。
当代工笔花鸟画之诗意空间
作者: 刘英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体系   神与物游   内在的必然性   中国传统美学   儒释道   诗中有画   工笔花鸟画   画中有诗   师造化   道法自然  
描述: 花鸟画在中国画上千年的发展史中,逐渐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和哲学范畴。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内容,所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都是以儒释道的哲学理论为指导思想的。主张虚无、崇尚虚境,在有限的空间里追求无限的意义。因而,意象、意境成为衡量花鸟画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如果说花鸟画"师造化"、"写真"有其内在的必然性,那么"重趣"、"尚意",追求"神与物游"、"象外之境",以及诗意空问的表达,则更契合花鸟画"以物喻志"、"以画喻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审美主张。从宋代院体花鸟画,到近代于非闇、俞致贞、陈之佛等工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