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师法自然 情随笔至——王可大印象
作者: 陆俞志   陆丽娟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实手法   北国   师法自然   王可大  
描述: 王可大是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教授,硕士生导师。通过阐述王可大的教学理念以及他的绘画创作艺术,体现他为师及从艺的严谨态度。他的绘画作品不管是水彩画还是油画都是采用写实的表现手法,色彩鲜活灵透,极富生命感,颇得自然天趣,弥漫着一种灵气。
雕塑之路
作者: 江碧波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艺术   中国古代雕塑   创作方法   艺术生涯   环境雕塑   巫文化   绘画艺术   环境艺术   人的生存状态   师法自然  
描述: 1.人的生存状态,就是对空间的融入 空间的无限,人体对空间的占有,它物对空间的占有,实体与空间的结合,这一切对于自觉于师法自然的艺术家是无穷的启迪。 我的艺术生涯,其足迹可以排出如下序列:少年时受
宋代工笔花鸟画的审美意味
作者: 姚素萍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工妍丽   诗情画意   道法自然  
描述: 宋代是中国传统工笔花鸟画发展的高峰,承“皇家富贵、徐熙野逸”的风格而发展。无论是宫廷的奇花异禽还是自然景物,无不是“道法自然”写生态自然之意,用诗情画意的笔触抒写生动有趣的画面。本文从四个方面来论述宋代工笔花鸟画的审美意味:一、写自然生态之意;二、诗情画意的叙说;三、“道法自然”的意境;四、精工细致,敷色精妙。
“妙于陈馨:于非闇 、陈之佛精品展” 亮相北京画院美术馆
作者: 周蓉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赵佶   陈之佛   北京画院   艺术创作   工笔花鸟画   南京博物院   师法自然   中国画坛   中国美术   于非闇  
描述: 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专题之一,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美术家协会、南京博物院、北京画院联合主办。两位大师的作品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但是总的说来,于非的作品既有古意,亦贴近自然,端庄典雅,澄净安宁;陈
游山玩水——《游走的乌托邦》创作记
作者: 张海鹏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旅游景点   中国古代建筑   “道法自然”   乌托邦   中国人   传统文化观念   创作   旅游项目  
描述: 每逢节假日,全国各大旅游景点常常人满为患,游山玩水似乎成了国人最热衷的旅游项目。纵观全球,中国人对山川河流的热爱程度大概也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民众望尘莫及的。古人吟诗作对,用丹青笔墨颂山水。今人则踏遍青山,游山玩水。中国古代建筑常依山傍水而建,到了现代,许多楼盘则抢占山头,并以打造宜居山水大楼盘为销售亮点。为何中国人对山水如此热爱?人与山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要回答这些问题,关键就在于把握"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传统文化观念。
当代工笔花鸟画之诗意空间
作者: 刘英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体系   神与物游   内在的必然性   中国传统美学   儒释道   诗中有画   工笔花鸟画   画中有诗   师造化   道法自然  
描述: 花鸟画在中国画上千年的发展史中,逐渐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和哲学范畴。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内容,所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都是以儒释道的哲学理论为指导思想的。主张虚无、崇尚虚境,在有限的空间里追求无限的意义。因而,意象、意境成为衡量花鸟画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如果说花鸟画"师造化"、"写真"有其内在的必然性,那么"重趣"、"尚意",追求"神与物游"、"象外之境",以及诗意空问的表达,则更契合花鸟画"以物喻志"、"以画喻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审美主张。从宋代院体花鸟画,到近代于非闇、俞致贞、陈之佛等工
胸有真山色秀逸笔墨殊:李建华的山水画
作者: 安颜博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史论   源远   传统山水画   脱颖而出   元明清   欣赏者   真趣   中国画   师法自然   魏晋  
描述: 的愿望。李建华的中国画一直深受美术专家和广大欣赏者的好评。他的作品之所以为方家所崇,还在于他画作构思的巧妙,造物的大胆,色彩的奇异。该工笔时一丝不
清水淡茶
作者: 赵文元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史论   源远   传统山水画   脱颖而出   元明清   欣赏者   真趣   中国画   师法自然   魏晋  
描述: 40多年的军旅生涯,我养成了订计划、抓落实,实事实办的习惯。每年春节前后,构思、构图、画草稿,之后全力制作,一幅幅作品的完成倒也挺顺利的。2013年我完成了8幅作品,其中有历史题材、也有民族风情,有工笔、也有写意,但都是大篇幅作品,主要是为进京办画展做准备。利用这次机会,拿出来晒晒太阳、照照阳光。科技的发展、印刷技术的创新以及出版画册的便捷,同以前简直不可相比。出版社约稿后,画家只要提一下自己的设想并附
不要让西方造型理念毁坏工笔画的根基
作者: 叶华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史论   源远   传统山水画   脱颖而出   元明清   欣赏者   真趣   中国画   师法自然   魏晋  
描述: 近年来,中国工笔画领域主要遵循三个方向的发展脉络:一是侧重传统的重振,主要通过挖掘拓展传统工笔画的内涵,以表现当代生活;二是既侧重保留中国传统绘画精髓,又注重积极吸收西方绘画的造型理念与形式,重塑中国工笔画;三是最大限度地借鉴西方绘画及日本画向现代化转型中的造型因素、形式构成、材料技法等,进行创作。当代工笔画家从不同角度入手,拓展了工笔画的表现力,丰富了工笔画的现代内涵,使工笔画创作呈现出繁荣的发展格局。但在这种繁荣的表象之下,也有各种问
艺事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史论   源远   传统山水画   脱颖而出   元明清   欣赏者   真趣   中国画   师法自然   魏晋  
描述: 美术家协会工作。他每两年举办一次大型美术作品展览,举办一次全省美术作品创作学习班。尤其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他和潘絮兹等人立志振兴中国工笔画,北呼南应,互相交流展览。1991年中国美术馆举行"陈白一画
< 1 2 3
Rss订阅